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是我国耕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也是耕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其对耕地保护政策的认知直接决定其耕地保护行为。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土地流转的不断推动,大量青壮年农民向城市流动,农户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加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户种粮意愿不高,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研究粮食主产区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对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对于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以及提高耕地保护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户认知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耕地的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概况和功能定位,并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分析河南省耕地保护现状。根据调研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调研区域河南滑县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情况及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特点。其次,构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和德尔菲法为指标赋权,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测算粮食主产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程度。然后,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对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最后,根据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激励性对策,以期充分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和积极性,切实保护好我国珍贵的耕地资源。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政策认知变量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农户对耕地保护基本政策的关注度、对保护性耕作方式、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了解程度以及耕地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的认知4个变量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河南滑县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水平较低;农户整体耕地保护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3)提出了加大政策宣传、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加快推进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壮大集体经济等建议,以期能够真正提高农户耕地保护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