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跟踪仪长距离光束准直及动态测控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跟踪仪作为一种高精度的空间大尺寸三维坐标测量仪器,融合了激光干涉测量、光电检测、精密机械、电机伺服控制及计算机等技术,能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快速跟踪及其空间坐标的高精度测量。由于其能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效的动态测量,激光跟踪仪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件装配及检测等领域,是衡量现代精密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本课题“激光跟踪仪长距离光束准直及动态测控技术研究”,基于现有激光跟踪仪样机结构,分析激光跟踪仪实现跟踪测量的工作原理,针对激光跟踪仪跟踪测量范围受跟踪光束发散特性限制、激光跟踪仪跟踪速度受测控单元带宽限制的问题,对跟踪光束长距离准直技术及运动目标跟踪中的动态测控技术进行研究,以实现激光跟踪仪大范围、高速跟踪的目标,为最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的激光跟踪仪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激光跟踪仪跟踪测量范围受跟踪光束发散特性限制的问题,分析跟踪光束——半导体激光的光功率及准直特性对跟踪距离的影响。针对光功率对跟踪距离的影响,进行了激光跟踪仪靶镜位移探测光路与双频干涉光路优化设计,使跟踪光束利用率提高了15倍。针对光束准直特性对跟踪距离的影响,分析半导体激光经光纤传输后的光束特性,进行了准直方案设计,包括准直原理分析、准直系统设计及仿真、机械结构设计。针对激光跟踪仪跟踪速度受测控单元带宽限制的问题,根据激光跟踪仪跟踪控制原理,分析激光跟踪仪测控单元中目标偏差检测模块带宽对跟踪性能的影响。针对该影响,进行了目标偏差检测模块的电路设计,使目标偏差检测模块的带宽大于0.8 MHz,满足跟踪系统对带宽的要求,提升系统响应速度。此外,针对测控单元中信号解调及解耦单元数字接口设计复杂的问题,进行了信号解调及解耦单元数字接口的优化设计,节省了芯片资源,并简化了硬件电路及程序设计,提高了测控单元的设计及调试效率。最后,根据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组成,构建跟踪测控系统的实验平台,并进行跟踪光束长距离准直、动态跟踪性能测试实验及大工作距动态跟踪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跟踪光束特性在100m范围内满足跟踪测量的要求,激光跟踪仪在10 m范围内单轴跟踪速度达到0.9 m/s,且在偏摆角为±180°、俯仰角为45°~135°的全范围内跟踪范围由0.35 m~3.5 m扩大到0.3 m~10 m。
其他文献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因独特的文化哲理而傲立于世界茶文化之林,更因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被人所敬仰。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虽然政治学经常标榜其作为社会科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但是作为一个以大学教育为基础的学科,政治学在差不多150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拥有以西方为中心尤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高达4%。房颤表现为心房激动的不协调并伴有继发性心房机械功能的受损或恶化。房室结功能正常时,通
过去,失业保险金的支出主要用于劳动者失业后的待遇保障,其促进就业的功能被弱化了。根据最新政策,今后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
报纸
既往的脑室内出血多采用单纯钻孔(一侧或两侧)脑室引流 [1].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应用CT定位对收治的脑室出血采取双侧脑室钻孔或YL-Ⅰ型血肿穿刺针穿刺,用含尿
目的观察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CT灌注成像(CTPI)影像学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幼犬急性胃肠炎多发生在40~90日龄幼犬,90日龄以上的幼犬较少发生,该病发病急,死亡率较高。自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笔者共收治本病患犬68例,治愈61例(治愈率89.7%),预后不良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不断转型使得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快速扩张,对外投资成为解决供需缺口的必然选择。文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