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校媒体素养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台湾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其媒体素养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为研究内容。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设计出分析媒体素养课程设计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此框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台湾高校的媒体素养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宏观层面主要是针对台湾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讨论:政府、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等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发展对这些领域的体现。中观层面则是以台湾高校媒体素养通识教育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定位、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五个面向为主(此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将着重于尽量客观的介绍)。微观部分将以笔者在台期问针对政治大学及世新大学所做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所得的内容作为补充。最后对台湾开展媒体素养通识教育的可借鉴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下几点内容:1.在宏观层面来看学术及民间团体初期的有力推动,台湾教育当局及校级高层的支援不足却导致媒体素养教育推行受阻;2.就中观层面看以“师生同学”的课程设计理念贴近媒素教育,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使认知转为行动,与此同时学习支持资源的建设将课堂学识转化为实用性的知识;3.从微观层面看,选课学生“类别化”情况明显。本文作为一篇基础型的研究,在介绍总结异地经验的同时也注重对其产生背景的分析。最主要的创新点就在于研究对象上的创新,虽然“媒体素养”并不是一个新兴领域,但将台湾高校媒体素养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的尚为少数。其次,本研究并不仅仅将视角集中在单纯的课程设计上,而是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视角来衡量台湾高校媒体素养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逻辑归纳法、个案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法等。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在整个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积极应对目前的形势和需要,我国教育部高教司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秋,戏剧大师汤显祖在江西临川玉(艹名)堂完成了他的经典名作《牡丹亭还魂记》。在那里面,他塑造了一个为金人收买而骚扰淮扬的反派角色——“溜金王
期刊
作为一种宽宥犯罪、促使罪犯悔过自新的方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自首制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我国现代自首制度虽然已经趋于完善,但仍然存在进步与发展的空间。而
由于新异事件具有不可预期,发生突然的特点,人类对新异性刺激的快速觉察和加工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意义。新异事件能够引起注意偏向,并快速启动行为策略,以避免或减轻突发事件
众所周知 ,张自忠是有口皆碑的著名抗日将领 ,1940年 5月 16日牺牲于抗战前线 ,是“抗战八年中 ,集团军总司令督战殉国唯一的人”① 。但是 ,史学界中有人对他在七七事变爆发
人称指代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衔接手段。本文通过利用统计和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OLEC)和本族语学习者语料库(LOCNESS)中人称指
介绍了目前SBS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从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相形态结构、流变性及高温贮存稳定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SBS改性沥青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数千公里地震剖面解释基础上,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等4个地震参数,采用'构形+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的地震相复合命名原则,总结出南黄海盆地北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科技园迅速兴起。这不仅有其现实原因,还有其理论依据。就其现实原因来讲,政府的引导扶持、高校追求科技成果的高附加价值、科技成果交易的市场缺
<正>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各级党委越来越重视督查工作。从2011年开始,河南濮阳市大胆探索,创新督查机制,提升督查权威,着力构建"大督查"格局,为提升各级党委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