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NLR、MMP-9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房颤组和对照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房颤与炎症的关系。  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10月份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房颤患者169例(男83例,女86例),此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房颤患者55例(男26例,女29例)作为对照组。按照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学会/美国胸外科学会(AHA/ACC/HRS)发布的《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将房颤患者分为三组:阵发性房颤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10.00)岁;持续性房颤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9.00)岁;永久性房颤组54例(男2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8.00)岁。并且要求全部入选患者临床病例必须完整,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具体数值及患病史。对所有患者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记录血液分析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并且要求详细记录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心脏彩超具体结果,并计算体重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比较四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基质金属蛋白酶9、左心房内径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且分析左心房内径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  结果:  1.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左心房内径水平比较,永久性房颤组高于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比较,永久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永久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导致心房重构,从而引起左心房内径增大有关。
其他文献
关注非通用语学生学情情况,能够为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思考,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所有非通用语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在专业兴趣、专业认可度、人生规划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麻醉中,不同比重的盐酸罗哌卡因对兔血流动力学和行为学的影响及其脊神经毒性,以此寻找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合适的局麻药配伍,为临床平衡麻醉的安全性与神经阻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获取生长发育迟缓与健康儿童垂体体积及各径线的测量数据,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临床诊断儿童生长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