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估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估计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估计主要包括计算估计(computational estimation,简称为估算)、测量估计(mesurement estimation,简称为估测)和数量估计(quantitative estimation,简称为估数)等等。国内外学者通过问卷、干预等方法对估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证实了估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能力。但目前估计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估算,而对于数量估计和测量估计研究较少,同时,对于已证实会对许多学科有影响的元认知能力与估计表现之间的联系,尚未有人研究。本研究自行设计估计任务,抽取济南市市中区某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547人,采用限时集体答题的方式,系统地考察目前初中生估计能力的现状等一系列问题。并用“状态元认知测量问卷”进行跟踪测查。目的是调查初中生估计现状及性别、年级等对估计和不同类型的估计任务的影响作用,并初步探讨元认知能力与估计表现的关系。数据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的估计能力较差,在估数、估测、估算的各个方面,初中生的得分均较低。2年级是影响估计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任务类型中,年级均有显著的主效应。在学习氛围较为宽松的初二,不同类型的估计任务完成较好。3而性别对估算有显著影响。在估数、估测中,性别的主效应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估算中,男生的估算成绩显著高于女生。4元认知与估计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研合作的不断加强,知识共享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过程中知识共享对其科研创造力的影响,从个体角度考察其在与
目的: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个体认知行为疗法和对照组的研究设计,对惊恐障碍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量和质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考查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效果。方法:门诊
面孔二态化是两性生理差异在面部特征的外在表现,是影响面孔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关于何种线索的二态化面孔更受到喜爱也一直没有得出一致性结论,对此既有理论上的不同解释,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各种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信念比教师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信念系统建立在他们对教学目标、价值和他们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认知基础上,正是这些认识是他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