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元结是盛、中唐转折时期重要的诗人与诗论家,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生活在李唐王朝的兴盛时期,又亲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结是盛、中唐转折时期重要的诗人与诗论家,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生活在李唐王朝的兴盛时期,又亲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上受到家族传统及家庭成员的影响,使得他的诗论与诗作皆呈现出与当时文坛主流不同的独特风格。本论文将对元结的生平事迹、家世、思想、文学理论、诗歌创作以及诗歌艺术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以下八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家世及家族成员对元结的影响。鲜卑族鹰犬涉猎的家族传统为元结的军事仕途生涯奠定了基础;祖父元亨、从兄兼业师的元德秀对元结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本章还对他的行踪进行补考,分析他漫游江南、漫游长安的动机。第二章主要论述元结儒道相济、仕隐交织的思想。从总体看,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同时道家“忘情”、“顺命”等思想又是他不得志时的精神安慰。元结还具有仕与隐交织的矛盾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元结重“规讽”、“风雅”的复古文学思想。分析其产生的政治与文学思想背景、特点,以及在《簇中集》中体现出的编选标准。第四章主要论述元结诗歌的思想内容,包括忧世闵道的讽谕诗,情真意切的酬赠诗,坎壕咏怀的游仙诗以及闲适惬意的山水田园诗。第五章主要论述元结不同体式诗歌的风格,包括淳古淡泊的五古、朴素古雅的四言、冲淡隐约的骚体、质实无华的新乐府,以及婉转流美的歌行和轻浅幽渺的古绝。第六章主要论述元结诗歌“指叙约洁”的叙事艺术,表现在完整的诗歌构件叙事、独特的叙事视角、多变的叙事手法几个方面。第七章主要论述元结独具匠心的诗歌修辞艺术。为了保持淳古淡泊的总体诗风,他精心选取了设问、对比、夸张、顶真、明喻作为主要修辞格。第八章将元结已成定论的一百零一首诗与《海阳泉帖》中十三首诗对比发现,在用语、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具有共同点,有力地说明这十三首诗乃元结所作。
其他文献
【目的】老年患者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是椎体后凸成形手术(PKP)最主要的适应症。但PKP手术可能会增加邻椎骨折发生的风险。这可能与邻椎骨质疏松的自然病程
实践证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中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灵活灌输与渗透可以让"高级日语"
<正> 800米跑是田径项目的“顽固堡垒”,也是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如何科学的提高800米成绩已成为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此依据实验结果和国内外专家、学者、教练的研究,利用
1病例简介患者,男,63岁,于2002年4月2日上午10时因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急诊入院,经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脑干、小脑),遵医嘱给予支持疗法,约8h后,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血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故华人学者陈世骧先生在比较语境中以《中国的抒情传统》及系列文章,揭示和命名了“抒情传统”,将这个美学论题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诠释概念与认知框架。
目的探讨不同ST段形态早复极人群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及心室复极离散度。方法研究对象早复极个体100例,分为ST段水平上升或下斜型下降50例和ST段上升或上斜型上
研究背景骨关节创伤、肿瘤切除以及感染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骨缺损。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以来是骨科医师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目前临床上所常用的修复方法,如自体骨移植、异
研究背景及目的:腓骨肌萎缩症为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其发病率为1/2500[1]。该病为一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国际上专门针对CMT病人的
文章利用偏光弹性仪对潜伏式浇口和扇形浇口的pc平板分别在浇口区域、填充中部区域和填充末端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又利用WGT一S透光率/雾度测试仪对对应的区域进行了透光率
文章从文化内容、文化要旨、文化结构三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认为主要差异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存在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