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和机理的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 Graded Materials,简称FGM)是一种成分、组织、结构、密度和功能特性在宏观上不均匀,但又逐渐变化的新型材料。它较目前广泛使用的隔热性耐热复合材料有许多优点,如可以消除材料间的界面,缓和热应力,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抗热冲击性和耐高温性(达2000℃)等。功能梯度材料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之一,其用途已由原来的宇航工业,扩大到核能源、电子、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其组成也由金属—陶瓷发展成为金属—金属、金属—合金、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陶瓷等多种组合;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气相沉积法(CVD和PVD)、电沉积法,激光熔覆法,溶胶—凝胶法(sol-gel)等。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是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种,主要选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为物源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是目前获取各类特殊功能材料和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能在不太高温度下大面积沉积材料,沉积速率较高,台阶覆盖性好,能够按设计精确控制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态。本文在介绍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进展,CVD、MOCVD技术的研究概况以及Mo(CO)6,Fe(CO)5的成膜机制和工艺条件之后,着重报道了利用MOCVD技术制备陶瓷薄膜,金属/金属和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在系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SiO2薄膜沉积工艺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获取了SiO2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功能梯度材料(FGM)的逆设计思想,在最佳沉积条件的基础上成功制备出Fe/Mo和Mo/SiO2功能梯度材料,并以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镜扫描,膜台阶仪,金相显微镜等手段对材料进行成分测定和表面形态结构分析。 本研究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了以Si(OC2H54为物源,在Al2O3陶瓷基片上制备SiO2薄膜的工艺条件。在成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沉积条件(如沉积温度,物源温度,沉积时间)下沉积速率和薄膜结构形态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发现,当系统的实验条件为:基片温度500℃—600℃,反应室压力260—400Pa,TEOS的温度在60℃左右,流量1mL.S-1时将获得最佳沉积速率和膜的最佳结构形态。若稳定沉积时间越长,膜层厚度越厚。 中文摘要 (2)采用逆设计系统,对功能梯度材料进行成分优化设计,物理性质计算和热应力模拟,研究发现:当成分分布指数p=1时,梯度材料的各物性参数缓和效果最好,结构热应力平缓过渡。 (3)以Mo(CO)6,Fe(CO)5为物源,控制反应物不同的气流量,在基片温度500“C,压力150一200 pa,Mo(CO)6和Fe(CO)s温度分别为600C和15oC条件下成功制备出Fe侧。功能梯度材料。结果表明:该梯度材料主要由Fe和M。两相组成,成分连续梯度变化,符合功能梯度材料的变化规律。Fe从。过渡层表面形貌呈现连续固溶体状,晶粒细小,分布均匀且结构致密。各梯度层厚度可随机而取。 (4)利用Mo(CO)6,51(OCZHS);为物源,通过调节反应气源的温度和气流量,在基片温度500℃一600℃,压力170一35OPa,每层沉积60min的条件下制备Mo/SIOZ功能梯度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组成连续梯度变化,符合功能梯度材料的变化规律。Mo/Sio:过渡层表面形貌晶粒分布均匀且结构致密。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炼油催化剂生产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论文以炼油催化剂生产废水的模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部分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生物脱氮方法对其进行了处理研究,通过考察中温限氧条件下部分硝化生物反应器的启动情况、长期脱水放置的厌氧氨氧化滤池生物活性的恢复以及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启动特性,优化了部分硝化反应器的运行条件,确定了厌氧氨氧化滤池活性恢复的方法,探究了不同时期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中
链霉菌以产生抗生素而著名,而关于链霉菌产多糖的研究目前鲜见报道。本论文从数千株链霉菌中筛选到一株能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并对该链霉菌多糖(streptomyces polysaccharide,SPS)进行了分离纯化与鉴定; 研究了该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及其抗菌、抗氧化与抗肿瘤的生物活性。主要内容包括: 1)多糖的分离纯化(1)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95%乙醇醇析从发酵液中分离出粗多糖,再用分段盐
焦腐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Maubl]是龙眼果实生长期间潜伏侵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焦腐病菌在采后龙眼果实的致病过程中会产生细胞壁降解酶,而细胞壁
菲啶类衍生物常常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被发现,许多合成的包含有菲啶骨架的分子都表现出了抗癌抗菌的生物活性。在一些其他领域,菲啶类衍生物还表现出了重要的光电子性能。对于异喹啉类衍生物来说,异喹啉、二氢异喹啉以及四氢异喹啉都拥有广泛的生物学和药学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结核以及抗HIV等。而且,它们也常常被作为重要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我们知道,有机硫化物往往也具有一定潜在的药学活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