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相应的运营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对网络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网络管理承担着保障网络高效、可靠、经济和安全运行的重任,已经成为下一阶段通信建设的重点。电信部门项目的建设、日常的维护以及决策的提供无不依赖于对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其网络的建设也成为原有运营商和新兴运营商进行网络规划和建设时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运营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收集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信息,但都是以不同“岛屿”的形式零散分布在公司内部,以不同文本格式保存着,不能共享,不能被同一公司的其他需要这些信息的人员所利用。另外,传统的人工记录与操作方式以及纸质图纸、文档的使用,不利于全面而准确的获取与更新线路分布、地形地貌以及具体资源等信息。上述的这些状况使每个部门的工作耗时高而且效率低,而这种低效的协作模式往往会形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影响大量新建、改建、维护工作的进程,不能满足应急通信突发性和紧急性的需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开发实用、先进的网络资源管理技术提出了要求,如何提高各地电信网络的运营水平,完成上级赋予的通信保障职责,保持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统一管理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并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战备通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辅助决策;如何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已投产运营的或将建设的网络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改善和提高调度、指挥效率,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分配整个网络资源;如何使网络资源管理从单项的、人工的、独立的、局部的和数据的,走向综合的、智能的、统一的、整体的和可视化的,从而充分地发挥通信设备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重要客户提供必要的通信保障;成为当前人们所关注并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本系统正是基于这种构想设计的。 本系统通过GIS技术实现电信部门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计算机化、可视化、整体化。即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地势、政区、交通、城区电子地图及公司内部的专业图文数据资料,集图文数据处理、属性数据处理、关系型数据库和网络通信为一体,为电信部门的基础数据、地理基本要素和专业资源提供有效的数据管理手段,将电信运营部门从人工台帐统计、手工制图制表繁重的资源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作为本文的开端,第一章首先提出了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回顾了GIS技术、通信GIS以及应急通信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指出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其背景。 第二章从应急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角度出发,对系统的设计总体方案、功能模块、相关资料、难点与特性、服务对象及其作用与用途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提出了一个应急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然后从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出发,分析了系统的研制目标与技术路线,讨论了软件平台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