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反传统、荒诞-论《终结的感觉》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利安·巴恩斯(1946-)是当今英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终结的感觉》是巴恩斯倍受关注的作品,也获得2011年布克奖。巴恩斯的小说从始至终贯穿了他卓而不凡的历史见解。而他扎实的文学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风又成就了他特有的写作特色。在拷问历史的同时,巴恩斯还秉承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把各种后现代写作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与国外对巴恩斯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目前,国内对于巴恩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小说中对历史的真实性的探讨上,而且,中国对巴恩斯的研究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颇受学者关注的小说以《福楼拜的鹦鹉》为甚。截止到目前,只有巴恩斯的四部长篇小说和一本小说集被译为中文。对巴恩斯小说的翻译不完整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对其小说的研究,因此中国评论界对其小说的反应较国外相对冷淡。   后现代作为研究巴恩斯小说的新切入点有着比较积极研究意义。20 世纪末至21世纪初是发展和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却来了一系列的人类思考。人们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通过这些反思,传统的秩序和权威也遭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后现代主义不断对权威发起挑战,这正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修正和发扬光大。后现代主义中的不确定的内在性的原则以及各种写作手法也被大多数后现代主义作家运用。无论是不确定的内在性这一原则,还是戏仿,拼贴,黑色幽默等后现代写作手段,都是对中心的一种解构。巴恩斯作为21世纪杰出小说家的代言人,也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其小说中。《终结的感觉》中不乏后现代主义特征。鉴于国内巴恩斯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巴恩斯此篇小说表现最为突出的三个后现代主义特征。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引言,对巴恩斯的生活及其文学成就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在向读者展示巴恩斯作品的时候也引用了评论家们的相关评论,从而能让大家对巴恩斯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巴恩斯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本章集中阐述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巴恩斯这篇小说中的三个突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不确定性,反传统叙事话语和荒诞性。每一部分都结合作品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终结的感觉》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小说用了通俗幽默的语言,适合大众阅读;另一方面 是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促使了读者参与到小说的再建构中去,调动了读者的兴趣。此外,小说中的荒诞色彩也体现了巴恩斯对后现代语境下的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他用小人物的悲喜人生告诉我们社会是荒诞的,但是人们需要学会在绝望中寻求新的希望。
其他文献
詈语通常指含有侮辱性言辞的咒骂他人、斥责他人的话语,属粗俗语范畴。它是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宣泄情绪、平衡心理的有效工具。即使在愈来愈进步文明的当今社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实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有重要意义。在日
《进步前哨》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自从它面世以来,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环境描写,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以及象征意象的运用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
“青”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汉语颜色词,它所指的颜色随时间和空间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现代读者通常很难弄清古汉语中青色的确切含义,而“青”的英译历来都是翻译的难点。   本研
索尔·贝娄是一个对美国表面的物质繁荣下的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敏锐观察者,他的观察非常深入和独到。他的所有作品都在重复着一个主题,就是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知识分子
艾迈斯半导体公司艾迈斯半导体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高性价比的多通道光谱片上传感器解决方案,为消费和工业应用实现新一代光谱分析仪开辟了道路。采用4.5×4.4mm小型阵列封装,超
对于建构主义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教师对此都做了许多研究,并且写了许多相关的论文。但是,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数教师是将建构主义这个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或者是大学英语
1980年津巴布韦共和国独立,中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自此双方务实成果丰硕,中津关系堪称中非团结合作的典范。近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津之间商务往来日益频繁,但却少有研究涉及中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