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作为一种广受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被选入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就应在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指导下来帮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系统的知识,还要构筑他们的情感世界。但是,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小说教学基本都是围绕小说“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来展开,这种传统的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知识,可是却难以达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就急需教师在教学中做出适当的改变。那么叙事学作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对于初中小说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就试图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指导下,探究关于初中小说独特的教学策略。这篇文章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以及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和叙事节奏四个层面,探究叙事学理论对于初中小说教学的积极作用。首先,对叙事学的几个重要观点进行整理,并探究叙事学理论对初中小说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出叙事学融入小说教学是现实可行,也符合教师、学生的长期发展需要。其次,对目前初中小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篇梳理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从学生和教师的层面进行了解。调查显示当前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对小说学习提不起来兴趣,也不愿花时间在小说阅读上。教师的小说教学方式也逐渐模式化,不能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究其原因是学生阅读方法的匮乏,教师理论知识的缺乏、教学理念的陈旧以及教育的功利心。最后,基于教学现状的分析来探究初中小说教学的优化策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叙事学中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叙述节奏等理论,分析这些理论在小说教学中起到的积极性作用。以及在运用叙事学进行小说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理论要与具体课文相结合、精心选择叙事学理论、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