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中国知识分子以中国式的思维、语言来认识、理解、阐释社会主义,并极力从古代典籍中寻找材料予以比附,使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发生了作用,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也因此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嬗变。其中,康有为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不仅超越了《礼运》篇以来的大同传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水平。 
孙中山融铸中西,对以“大同”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理想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吸纳和改造,并注入现代化内容,以社会主义为主观目标,创造出民生社会主义学说,为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的民族生存方式,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传统社会理想如昨夜星辰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微光”,而只有毛泽东、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及以往先哲们的理想社会追求进行了科学扬弃之后,才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一轮红日喷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