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夜星辰到东方黎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选择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中国知识分子以中国式的思维、语言来认识、理解、阐释社会主义,并极力从古代典籍中寻找材料予以比附,使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发生了作用,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也因此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嬗变。其中,康有为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不仅超越了《礼运》篇以来的大同传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水平。 孙中山融铸中西,对以“大同”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理想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吸纳和改造,并注入现代化内容,以社会主义为主观目标,创造出民生社会主义学说,为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的民族生存方式,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传统社会理想如昨夜星辰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微光”,而只有毛泽东、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及以往先哲们的理想社会追求进行了科学扬弃之后,才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一轮红日喷礴而出。
其他文献
学位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0年批准实施以来,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了沟通政府部门和基层民众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开展的大规模的社区建设,更使城市社区居委员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才资源的拥有上。优化人才资源开发战略,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
如何既保证个人的特殊性同时又保全国家的普遍性,是近代以来一直困扰政治学的一个难题.关于这个问题,黑格尔的解决方案是极具特色的.该文认为,黑格尔是通过将古希腊的城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