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旅游者的旅游环境意识及行为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州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fhm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压力,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掀起研究热潮,作为自然地理学新的前沿研究视角,重点分析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影响的重要性。人类活动行为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干扰,是自然地理学应该关注的内容,也是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范畴。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自助旅游形式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青睐,同时也获得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型旅游的一种,背包旅游以其新颖独特性吸引了众多旅游者,他们往往以不同于一般旅游者的姿态出现于大众视线,最开始是以背着高过头顶的大背包旅游为标志,被叫做背包旅游者,在我国也叫背包客或者被亲切的称为驴友,他们更喜欢追求独特旅游体验、张扬个性、发现探寻新的旅游地、或者是享受精神之旅的与众不同。  背包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相对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来说,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旅游。由于背包旅游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的环境意识较强,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环境的保护,对旅游目的地区的破坏性影响更弱,尤其是在一些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的生态旅游区,不仅使得不利影响最小化,而且对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维护稳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背包旅游者为切入点,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从背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行为和生态环境意识角度进行两个月的实地问卷调查访问,分析了大理背包客的特征,包括人口基本统计特征和背包旅游动机、行为的一般特征以及他们的旅游生态环境意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背包客的旅游生态意识和行为对生态旅游目的的影响。文章选取大理州背包旅游者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基于在大理的背包客视角探讨背包旅游行为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影响。通过SPSS和Excel等相关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背包旅游者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他们的行为对旅游地的影响主要是有利的促进作用和不利的破环影响两大方面。有利影响包括:  (1)推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促进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  (3)改良完善目的地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4)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5)推动景区生态旅游长久可持续发展。  危害方面主要是:  (1)造成生态旅游资源破;  (2)刺激生态环境退化乃至恶化;  (3)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  (4)降低生态旅游区的吸引力。  最后,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人地和谐的视角出发,根据大理背包旅游实际行为和环境意识,有针对的提出加强大理背包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着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的解决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原则  尽管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然而目前其在中国初中教育中的开展并不乐观,教师仍没有完全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面对全班学生,教师仍过分注重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学习成绩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茶马古道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村是鄂俄茶马古道的源头,其茶马古道文化资源丰富、内容广博,旅游开发价值极大。但其旅游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