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的药物实验研究,观察丙戊酸钠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本次实验采用的是清洁级SD大鼠(由武汉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36只,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2只,分别为A实验组:丙戊酸钠口服组;B组对照组Ⅰ: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对照组Ⅱ:维生素B1+B6对照组。三组给药方法相同都为灌胃给药。分别在给药后4,8,12周用步态分析法检测三组动物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用肌电图仪检测动物手术侧再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于取材后一小部分作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在光镜和油镜下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结构;用电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对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标本进行图像分析,计数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轴突直径;一部分作电镜取材,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一部分作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结构。 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术后2周,B对照组动物精神状态、食欲较A丙戊酸钠组和C维生素组差,体重减轻,行动迟缓。对照组在术后2周,有5只动物出现足部肿胀,溃疡12周时仍未愈合。丙戊酸钠用药组术后两周有两只出现溃疡,其余动物偶见红肿,12周时均已愈合。术后4,8,12周取材时,对照组发现神经缝合处粘连严重,有瘢痕组织形成。丙戊酸钠用药组神经切断缝合处粘连程度较轻,仅少量瘢痕组织形成。三组动物患侧肌肉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2.不同时间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结果:丙戊酸钠用药组(-74.75±1.55,-67.41±2.21,-55.29±0.82),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对照组(-84.60±2.00,-79.43±0.72,-73.41±0.94)和维生素组(-77.15±0.90,-73.55±0.92,-63.48±0.57),P均<0.05。3.再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检测结果:丙戊酸钠用药组(2.19±0.13,1.97±0.28,1.61±0.73),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10±2.11,2.62±1.79,2.58+0.16)和维生素组(2.64+1.94,2.59±0.67,2.54±0.09);P均<0.05。4.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光镜下每组均可见到神经纤维呈束状分布,神经束内可见到大量密集的有髓神经纤维,束间充满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