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排球竞赛中,得失分的特征可以在数据上反映出一支球队的技、战术在比赛中是否发挥稳定。为了对排球比赛在“先赢后输”现象中得失分指标及其choking现象的发生阶段有更深刻的了解,本文运用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胜负局、关键局、比赛中各阶段等角度,对中国男排在“先输后赢”比赛得失分指标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所述:1.中国男排在“先赢后输”比赛中,主动得分能力与对手存在的差异不显著,但在进攻、发球得分方面分别低于对手,拦网得分方面与对手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已接近显著水平。中国男排每局失误送分与对手整体相比差距不大,而中国男排在与各个对手对比分析时存在一定差异,分别高于韩国、巴西3分和2分,平于澳大利亚队,低于伊朗队0.2分。2.中国男排在“先赢后输”比赛中,主动得分能力在胜局与负局存在显著差异,胜局中进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拦网得分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进攻得分、拦网得分明显胜局高于负局。中国男排每局失误次数负局明显高于胜局,在进攻、发球失误方面都要高于胜局,拦网方面差距不大。说明choking现象的发生负局中发生的几率大与胜局。3.中国男排在“先赢后输”比赛的关键局中,主动得分差异不显著,但在与对手的拦网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表现是中国男排为1.5分,对手为0.5分。在关键局失误的次数与对手差异不显著,在发球失误送分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是已接近显著水平。据统计,在关键局的各种失误中,中国男排在发球失误次数占总次数的75%,说明在关键局中,中国男排随着对比赛获胜的期望增大及与对手拼发球技、战术的运用,压力随之增大,也是导致choking现象的发生因素。4.中国男排在“先赢后输”比赛中中国男排在各个阶段的得失分存在的差异不显著,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男排在各局阶段的发挥稳定,可以发现在结束部分,中国男排得分和失分相差1.5分。中国男排在关键局的结束部分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结束部分中,在关键局的比赛中的后一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ch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