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对金融服务的提供、信用的创造、经济的调节、信用的中介以及支付功能,在全球的金融体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已经是最重要的交易中介和资金融通机构,对于世界金融体系的良好运作,起到基础并且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伴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浪潮,商业银行走向发展繁荣的同时,面临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压力的日渐增大。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改制上市方式取得的治理水平和绩效成果的提升效果有限。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银行业的垄断性现状,和国家对我国货币的利率管制,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绩效的增加,但是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效率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多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利率市场化的重大变革,上市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治机制,以提高运行效率,使得竞争力得以提升。因此,开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治理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依据金融学、管理学相关理论,首先,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对银行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其次,从银行的股权结构、银行的董事会治理、银行的监事会治理和银行的高级管理层激励方面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再次,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商业银行的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银行的股权结构、银行的董事会治理、银行的监事会治理以及银行高管激励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结论:国有股权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银行的盈利能力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是有利于银行的流动性控制能力的加强。由于我国银行业还不够完善,所以对于银行的治理效率和董事会的人数规模或者独立董事的比例还不是很相关。监事会的规模正面影响着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减,负面影响着银行的流动性能力的增减,但是监事会的规模和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增减没有相关关系。高管的薪酬与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没有相关关系,和银行的流动性控制能力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