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内容,该制度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关系到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住房公积金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将影响到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当住房公积金出现供给剩余时(供给大于需求),大量公积金沉淀在银行,导致公积金处于贬值状态,这部分剩余资金的合理运用是实现公积金的保值增值的关键;当住房公积金出现供给不足时(供给小于需求),公积金的供需矛盾,导致职工的提取和贷款需求无法满足,住房公积金供给不足问题的解决是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拓性研究:(1)本文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建立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模型。首先,探讨了影响住房公积金运行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其次,提出了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构成的体系和层次,并深入分析了各个层次子系统的构成、系统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研究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的供需均衡反馈机制,并分析调控路径。(2)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的SD模型,预测住房公积金的供需关系。首先,本文结合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的特点,选择SD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其次,在确定系统边界的基础上,研究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的结构框架和运行机制,并深入探讨了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各子系统的划分、系统变量的选择、主要因果关系和主回路的反馈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给出了模型中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的SD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是对住房公积金运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基本简化,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模型被带入西安市的相关数据,获得西安市住房公积金供需关系的模拟预测结果。(3)住房公积金供给剩余的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供给剩余资金仅仅投资于银行存款是导致住房公积金收益率低,出现公积金贬值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住房公积金动态运转过程,运用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夏普的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住房公积金动态投资决策优化模型;借鉴养老金的投资范围探讨了住房公积金的投资对象;结合住房公积金的发展阶段和实施背景,选择了严格的数量性住房公积金投资运营的监管模式,并探讨了相关可行的监管措施,提出了剩余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的配套环境建设。(4)通过数据模拟进行住房公积金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系统分析住房公积金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从供给、需求和机制创新角度提出对策,并验证相关对策实施的结果以及分析对策实施的可行性。具体有,提高归集人数并不能起到减少供需差的作用;提高职工缴交比例和延长贷款等候时间只能起到缓解供需差的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公积金的供需矛盾;减少人均贷款额和减少贷款人数都可以解决住房公积金的供需差问题,但是这两种解决方案是以牺牲保障力度来实现的,并定量给出牺牲力度为多少;作者提出只有创新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公积金的供需矛盾,中期采用“高存低贷”的运作机制,并分析了该机制实施的可行性;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采用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变封闭运作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开放运作。最后在住房公积金供给剩余与住房公积金供给不足的对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创新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