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需求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blog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现代化的探索历程。现代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社会需要论”范式转向现代“以人为本”范式的嬗变过程,其中“人”理念的变化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嬗变过程中的核心命题。把握、尊重、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恰恰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凸显,立足于大学生需求的特性分层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需求的调查,分析大学生需求的特征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需求认知方面的不足,阐释了大学生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中的现代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实现路径。本文从角度创新,数据创新,实现路径创新三个方面阐释了大学生需求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具体来说,本文将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大学生需求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研究。第一部分: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国内外的研究做了简要评析,以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理论,从大学生需求角度创新性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四维路径,进一步探讨了本文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界定了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概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层次性、目标层次性、方法层次性、过程层次性的体系以及大学生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逻辑关联。第三部分:通过对全国二十几所高校的调查数据分析,从需求的时代性、主体性、个体性、阶段性、发展性、多样性六个方面阐释了大学生需求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第四部分: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大学生需求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类型需求层次的叠加交互性、不同阶段需求层次的侧重性、不同性别、不同个体需求层次的差异性、不同强度需求层次的强弱性的五性特征。第五部分: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需求的以上特性认知不足,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严峻课题出发,从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目标与个人成长成才目标相统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个方面,理性的分析了大学生需求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现代价值。第六部分:立足于大学生需求认知的把握和大学生需求层次性的特征,运用系统辩证的方法,把握群体层次与个体层次的对象性要求,注重社会要求与个人成长成才需求相一致的教育目标层次,坚持整体性层次与阶段性层次的方法性要求、注重双主体层次的过程性要求。创新性提出了在教育对象上坚持群体层次教育与注重个体层次的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目标上实现社会目标与个人成才目标的统一、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整体层次与注重阶段层次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双主体层次教育的四维路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的需求,研究大学生的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逻辑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的实现路径.希望本研究能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利用肃北国家气象观测站1973—2016年逐月风向、风速等观测资料,对肃北地区近44年大风日数、最大风速、平均风速及风向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4年,肃北县年平均大风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业得到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以推进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然而,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推进,也出现了相应的安全问题,对此应当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系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价值追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入,区域间、城乡间、中央和地方以及各
煤炭建设行业要想适应新时期背景下市场发展的形势,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将转型发展战略落实到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文章利用分析工具PEST结构,对新时期煤炭建设行业的转型发
文章从最能体现儿童对动漫喜好的方式入手,通过江苏有线电视动漫频道剧集或电影点播,分析2013年每月、整年点播次数前5名的动漫剧集和电影,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点播次数前5名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和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
明代里长和老人参与理断争讼是明代司法中比较有特色的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又存在深厚的历史积淀,所以,完全可以将其看做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缩影抑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
两会期间倍受观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就业问题,就会计专业来说,就业率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供需双方出现不均衡:企业需要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而高校培养的会计人
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而确保人力资源工作的质量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