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生态效益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的质量。开发和利用城市中大量的立体绿化空间,可以扩展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建筑能耗,缓解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已成为许多城市绿化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对城市立体绿化生态效益都有一定的研究。其中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定量化程度比较高,研究的比较系统。而国内对城市立体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侧重于定性的研究,研究的范围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形成系统性。为科学合理应用立体绿化植物,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现有立体绿化类型及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对立体绿化植物生态功能性效益进行定量测定,主要包括光合、降温增湿,抑菌,吸收SO2、滞尘效益,并根据定量测定结果结合不同立体绿化配置模式,从垂直空间、水平空间、时间空间上对不同植物为满足不同绿化功能要求选择山最佳植物。填补城市立体绿化植物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定量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常用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立体绿化形式为4种,即屋顶、墙面、廊架、立交桥绿化。4种绿化形式中屋顶绿化应用最多且植物生长状况好。32种代表性立体绿化植物,墙面绿化主要应用3种,占9.4%,桥体绿化主要4种,占12.5%,廊架绿化应用2种,占6.3%,而屋顶绿化应用的植物种类较丰富25种,占78.1%。通过连续5季对植物生长特性观察,得出如下结果:墙面绿化植物五叶地锦、爬山虎、油麻藤生长良好,观赏价值五叶地锦稍高,其中油麻藤有病虫害。桥体绿化植物迎春、绣球荚蓬、小叶女贞、爬山虎、小叶扶芳藤,迎春除观赏价值高外其长势也非常好,另外绣球荚蒾与小叶扶芳藤长势稍弱。廊架绿化植物紫藤与七里香,长势良好且都具观赏价值,但紫藤为落叶植物,冬天会影响棚架绿化效果。屋顶绿化25种植物,长势良好,观赏价值高,除少数植物有病虫害外,这25种植物是值得推广的屋顶绿化植物。2.32种绿化植物中,单位叶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强的为绣球荚蓬、栀子,较弱为紫叶李、马蹄金;降温增湿能力强的为栀子、小叶女贞,较弱的为迎春、红枫;抑菌能力强的为月季、油麻藤,较弱的为红花橙木、南天竹;吸收SO2能力强的为肾蕨、金边六月雪,较弱的为黄葛树、爬山虎;滞尘能力强的为金叶女贞、绣球荚莲,较弱的为丰花月季、红枫等。3.在垂直空间上墙面绿化用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宜选择爬山虎,或者选择五叶地锦。如用于改善城市污染状况,适宜墙面绿化植物为油麻藤、常春藤、五叶地锦。综合效益,五叶地锦是墙面绿化的首选。立交桥绿化植物固碳释氧最强为绣球荚蒾,降温效果最好是爬山虎,而在改善环境、缓解城市污染则应选择小叶扶芳藤或者迎春。就综合效益,最适合为小叶扶芳藤。廊架绿化植物七里香综合效益较紫藤好,且紫藤属落叶植物,冬天落叶后无景可观,故七里香更适合于廊架栽植。在水平空间上适合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屋顶绿化植物:乔木天竺桂、桂花、海桐、紫叶李;灌木栀子、杜鹃、雀舌黄杨、小叶女贞;藤本爬山虎、五叶地锦;蕨类为肾蕨。适合于缓解城市污染净化空气屋顶绿化植物:乔木天竺桂、桂花、海桐、红枫;灌木杜鹃、金叶女贞、丰花月季、栀子、小叶扶芳藤、蔷薇;藤本五叶地锦、油麻藤。适合屋顶绿化综合能力强的植物,乔木为天竺桂、桂花;藻木为杜鹃、小叶女贞、金叶女贞、雀舌黄杨、栀子;藤本植物为五叶地锦。4.提出了8种配置模式,乔灌草藤、灌草藤、藻木+灌木、灌草、乔灌草、乔灌、灌藤、草藤。均根据生态效益测定结果,定量选择出适合不同功能需求的配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