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农村现代化及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为背景,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和目标,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法论为指导,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企图通过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农村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农村教育与农村现代化作贡献。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背景是什么?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沉重的话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瓶颈在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瓶颈在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建设一支以解决农村教育症结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宗旨的农村教师队伍,不仅是一个教师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发展虽然取得了伟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直难以克服的难题:包括“超编与缺人”、“人才溢流”、“人力资本贬值”、“素质提高难”、“劳动效益低:产品无出路”及“发展投入不足”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从历史原因来看,一是退出规则缺失。如“民转公”教师事实是一种“民教民”型教师形态的变种,他们基础差、人数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经成为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的症结;二是投入方式失误。以县、乡为主的“投入方式”,实质是农民的投入,由于我国农民负担太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所难免;三是价值定位错位。农村教师虽然地处农村却远离农村,他们既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升学、又不能使回乡学生“有用”,他们成了社会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其社会地位因此难以提升,所以“劳动效益低”与“发展投入不足”因果关联;四是“提高规则”的痼疾。如“民教民”教师形态及其观念使农村教师远离专业化,师范教育长期薄弱难以满足农村教师匮乏之需等成为目前的“超编与缺人”、“人才溢流”、“人力资本贬值”、“素质提高难”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现实原因来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诸要素如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市场及教师个体没有承担起自身责任。如与农村教师发展有关的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坐落在市(地)师范学院或大学(含教育学院)、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和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室)、电教仪器站与电大辅导站等机构。但这些机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们或因目标模糊或因各自的局限性难以承担教师教育重任,并且它们彼此隔离,各自为政,互不信任,争抢有限的教师发展资源(经费)。随着教师教育下移,校本培训虽然得到承认,但现代科学知识与信息资源难以进入农村学校,同时农村环境知识资源被忽视,大学专家与农村教师互不理解,农村教师特殊价值难以彰显。另外,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具有许多边缘特征,如农村教师“土生土长”、“工作方式半教半农”、“生活乡土化”及“教育对象回乡性”、“婚姻家庭两半户”、“学习进修走不出大山”与“环境艰苦性”等特征使农村教师发展受到种种局限。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笔者探讨了如下理论问题:一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价值是什么?二是农村教师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三是农村教师是如何发展的?四是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那么,对于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笔者提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论思想,作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方法论。 该理论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无逻辑起点也无逻辑终点的不断发展连续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伴随或贯穿于该连续体的连续性教育与管理活动。它通过协调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与教师个体等诸要素的关系,运用一定的规则,达到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实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该理论在方法论上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由哪些人或组织对农村教师发展进行维护?他们应该在教师发展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二是建立什么样的规则,以保证农村教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或水平?该理论认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赖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要素的共同参与,并通过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等四个基本规则维持其运转,达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如何解决?笔者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就“退出规则—使不合格教师‘出得去’”、“吸入规则—使优秀人才‘进得来’、‘愿意来”,、“价值规则—使农村教师对农村‘有用”,、“提高规则—使在职教师‘提得高”,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具体措施。如在价值规则中,我们利用农村教师“土生土长”、“工作方式半教半农”、“生活乡土化”及“教育对象回乡性”、“婚姻家庭两半户”、“学习进修走不出大山”等特征,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这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视角。 在“提高规则”中,专门论述了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与相应的课程改革。如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管理指的是英语教师通过协调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调节课堂气氛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并达到预定英语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
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装置,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本论文以东莞佳鸣机械制造有限公
颜之推和曾国藩二者的家训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比较《颜氏家训》与曾国藩家教伦理思想的异同,研究家训的发展及其变革,对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并为今
在分析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区内典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该区铀矿床成矿模式,指出成矿地质流体是上地幔热流体
以高清网络摄像机为研究对象,在对高清网络摄像机主要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清网络摄像机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就未来期间,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
奔赴延安的新女性1936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前身,简称“抗大”)在陕北瓦窑堡创办之初,女学员还比较少,她们大多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征途的红军女战士,
<正>自明治维新以来,野心勃勃的日本朝野上下便齐心协力,针对中国建立了包罗万象、纷纭复杂的情报系统。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他们视情报为生命,在搜集和传递中国情报方面不
<正>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公安民警素质能力,确保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安全顺利进行,根据湖北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部署安排,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组织骨干专兼职教官编写完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传媒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就势必打破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而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现代化传播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也带有普遍性。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有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管辖人口3.1亿人,涉及职工1000余万人。其中处于资源枯竭状况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