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政府和人民信息交流的桥梁。本研究选题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委主任项目科研任务。本文通过对三大主流媒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道及其议程设置进行研究,探讨其报道特点,一方面希望能为主流媒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道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知晓度、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论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个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道量、报道内容和报道体裁进行分析。发现新华社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道量较少、报道内容多为成果报道、消息体裁最多;《人民日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报道量保持相对稳定且平均每月两篇报道、报道内容多为基金委自身报道、消息体裁最多;《光明日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报道较多,以典型报道、通讯体裁为主。我国三大主流媒体开展报道宗旨和媒介定位不同,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道量、侧重报道的内容和报道体裁选择也会不同,显然与其媒介定位、报道宗旨不同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报道对公众的认知有强大的影响力。总体而言,目前三大主流媒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报道的报道量较少,报道计划性不强,体现在主流报纸不能保证自然科学基金的稳定连续报道,吸引力不足;消息、通讯、评论三种形式交叉使用,体裁形式单调,写作方式也缺少创新。要改善报道现状,就必须增强自然科学基金报道的策划意识。首先要更新观念,重视自然科学基金报道,基础研究对于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其的报道就应该与其重要度相吻合;加强自然科学基金报道的议程设置,增加科技版面,保证科技报道的持续性,同时保证报道的平衡性,能够做到重点突出。此外还要加强特殊时期的议程设置,做到全方位、集中宣传;重视对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尤其是高校科技准记者的培养,并完善科技新闻写作体裁、表达方式、语言等,追求贴近读者、贴近科研人员的报道角度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