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分布的地域性决定了西部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西部的煤炭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也稳固了我国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竞争地位。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产业集中度偏低,中小型煤炭企业多且分散、大型煤炭骨干企业过少,整体产业呈现典型的竞争型市场结构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西部煤炭产业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相关理论,结合西部煤炭资源特点及西部的政策制度,在概述西部原煤产量及其矿井类型与数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0年相关时序数据测度了西部煤炭产业在这一时期的集中度。随后首先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期初集中度、生产扩张能力、进入壁垒、市场容量四个相关因素与西部煤炭产业集中度的灰色关联程度,并得到了期初集中度与市场容量是影响西部煤炭产业集中度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的结论。其次考虑到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存在数据搜集的滞后性,文中又建立了西部煤炭产业集中度的灰色预测模型并预测了2011-2013的西部煤炭产业集中度,得到的集中度预测数值虽然相对偏低,但是其却呈现逐步上长的态势,这与西部地区所采取的煤炭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这表明我国西部煤炭产业政策的效果得到显现,产业结构得到了逐步优化。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西部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