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俄罗斯伟大的作家、民俗学家、方志学家、地理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公认的语言大师,大自然的歌手。俄国著名的批评家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高度评价他的作品,称普里什文为“伟大的牧神”。普里什文以其对自然细腻、准确、充满温情的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典范,在俄罗斯文学中自成一派,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5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普里什文坚持将“自然”作为自己作品的唯一主人公,他将自己丰富的科学知识以及自己对生命、对宇宙世界深沉的思考融入到对大自然的描写中。本文试图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他的作品入手来证明,普里什文是一位描写大自然的能手,他笔下的“自然”可分为多个层面。在普里什文的作品中,不同层面的“自然”与作家的生活、作家对自然的情感、作家对自然和宇宙的思索紧密相连。论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共分三章:第一章综述米·米·普里什文的生平和创作。普里什文的性格决定了他戏剧性的一生。他有很深的“道路情结”和“远方情结”,从儿时逃往理想之邦“金山国”到常年在自然中的行走,都表明普里什文是个不断追求心中理想的人,而文学之路终于将他的理想与生活统一了起来。第二章概括了俄罗斯文学中的“自然”主题,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简述了俄罗斯古典文学中的“自然”主题。在俄罗斯古典文学中,很多作家都擅长描写自然,如普希金、丘特切夫、费特、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等。他们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真诚地赞美自然,流露出对俄罗斯大地的无限眷恋,普里什文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这些作家,以他们为师。第二小节题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自然主题的生态学倾向》。随着工业的发展,到了20世纪,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一些敏感的俄罗斯作家,如布宁、叶赛宁、列昂诺夫等,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前途感到深深的忧虑,写出了一系列呼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家园的作品。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普里什文作品中“自然”的不同层面,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题为《自在的自然》,主要分析了普里什文作品中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不同形象。自在的自然既是作家描写的对象,也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普里什文希望大自然能成为“鸟儿不惊的地方”,强调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指出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节题为《审美的自然》,从美学角度来分析普里什文眼中自然的多重意义,概括论述了作家创作的两大主题,即“亲人般的关注”和“艺术是一种行为方式”。第三节为《创造的自然》,这一节主要指出普里什文在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同时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第二自然”,他在“自然”中加入了很多普里什文式的东西,“自然”从而变成了他“自己的自然”。普里什文的创作始终围绕着大自然进行。他深爱着自然,并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在大自然里他找到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之路。普里什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自然,感悟自然,使得“大自然”在其作品中获得了多重意义。而作家对自然的多种理解无疑为我们今天的读者提供了认识自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与自然平等相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