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在山区特别是山岭重丘区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隧道数量越来越多。营造更科学、更优的公路隧道光环境,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视觉条件,确保驾驶员能够以一定的运行速度安全、舒适地穿越隧道,是营运管理部门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因此,进行高速公路隧道光环境及照明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案例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现有高速隧道安全进行分析。研究了隧道影响区域驾驶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视认需求理论,并介绍了基于驾驶视认需求的光环境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方面的调研,通过现场试验,确立隧道入口段视认距离、亮度差与运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鉴于隧道中间段是隧道内远离外部自然光照影响的区域,驾驶员的视觉仅受隧道内部照明的约束,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动、静态的实车视认结合的试验,得到驾驶员动态视认规律。基于隧道出口段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设计了在不同条件下,隧道光环境驾驶员障碍物动态识别的试验。分析试验数据,提出了采用色温、显色性和亮度等表征光环境特性的多参数指标,得到隧道入口段、中间段、出口段满足安全行驶的亮度阈值,并建立了不同光源特性、不同运行速度下满足驾驶视认需求的光源特性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12处隧道中的应用实践,不仅降低了三黎高速整体建设成本,还有效解决了隧道出、入口段光环境变化差异大的问题,保障了驾驶员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中的行车安全,也对我国高速公路山区隧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