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方言语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静态的描写为主、以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和理论上的推测为辅,深入详细地描述平邑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概括它们的基本规律、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某些语音现象的形成原因.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序言.包括平邑县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平邑方言概况以及音标符号说明等内容.二、单字音系及语音特点.在详细描写平邑方言音系的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平邑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三、音变.描写了平邑方言的变调、轻声和由轻声所引起的声韵母的变化以及用于表示小称的特殊变韵.四、内部差异.分地域差异、新老差异、文白差异和异读字音表四个部分.地域差异重点描写了古精组字在平邑方言内部的分布;新老差异和文白差异从新老派和文白读音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某些成系统的语音差异现象.最后列出某些不成系统的新老和文白异读字音.五、同音字汇.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是“重农轻商”、不言利的,商人的地位也比较低下,反映在文学中商人的形象也非常不堪。但在“三言”“两拍”中商人的形象和人们对“商”的看法产生了变化,其
势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当前学术界对势的研究论著已经很多,但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哲学领域。对作为艺术美学范畴存在的势的研究相对薄弱,对文学之势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从理论渊源来看,他主要师承西方的印象主义批评,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传统当中汲取养分,由此建构自己的批评体系。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