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氧化铜矿中的铜的提取研究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由云南氧化铜矿出发,对铜矿的现状、类型、组成、湿法冶金类型、发展等几方面做了描述。通过改进浸取工艺,提高了铜的浸出率,得到了环境友好的闭合循环体系;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得到了大颗粒、杂质含量很低的硫酸铜;通过正交实验及条件优化得到了优质电解铜。 对国内外湿法冶金方法及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叙述,分析了利弊。重点介绍了本实验的流程、操作并从浸出工艺、保温结晶、除铁、加pH值调节剂四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 本实验首先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对矿粉进行了元素的分析,并与原子吸收分光谱法(AAS)的分析结果做出对比,数值吻合,确定出矿物的元素含量。浸出实验部分,采用常压搅拌酸浸法,进行铜的提取。考察了粒度、矿浆浓度、温度、加酸量、浸取时间的影响。确定得到符合要求的大颗粒硫酸铜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粒度为120目,矿浆浓度C<,矿浆浓度>=30%,加热温度T=80℃,加酸量C<,(H2S04)>=130g/L,浸取时间t=2h。实验结果表明,粒度为60目的矿粉,其浸出率远远低于粒度为120目的矿粉;当矿浆浓度在20%~40%范围内变化,当矿浆浓度大于30%时,铜的浸出率无明显提高。当60℃<160 g/L,铜的浸出率形成下抛物线形状,选取130g/L为适合酸浓度;当0.5h2h,铜的浸出率无显著提高。在此工艺过程中须脱除铁、铅、砷元素,得到的硫酸铜杂质元素含量符合国家一级产品指标。铅以硫酸铅形式脱除,经考察添加氧化剂氯酸钠15.63Kg/t矿粉,pH值调节剂氧化钙235.11Kg/t矿粉,可最大程度脱除铁和砷。此时浸取液的pH值为3.8~4.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山楂酸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孕15-17天Sprague-Dawley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第5天时用Tuj1进行染色鉴定,第6天时将培养液分别换为高糖和不含糖DMEM,前者置入C02培养箱中,后者置入缺氧装置(5%C02+95%N2)内分别处理0、3、6、9h构建OGD模型;用LD
学位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引起的白叶枯病是一种严重的水稻病害。采用化学方法防治该病污染环境且效果不佳;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御该病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高抗水稻白叶枯病,其抗病基因在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疣粒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不亲和,其抗病基因的克隆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