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压力正癸烷水平冷却通道内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we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燃冲压发动机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马赫数飞行给予可能,其飞行中的温度过高是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之一。主动再生冷却技术通过冷却剂在通道内的流动换热以及裂解吸热对燃烧室进行“再生”冷却。碳氢燃料再生冷却时常常位于超临界压力下,物性和输运参数变化剧烈,加之复杂的化学变化,其流动传热性质非常复杂。因此,利用数值手段对冷却通道中的流动换热进行预测就十分重要。本文以超临界压力水平管内的正癸烷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起计算水平管内流动传热的数值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然后利用该模型,计算超临界压力水平管内考虑浮升力作用和裂解吸热反应的正癸烷流动传热现象。内容包括:(1)研究实际工况和尺寸的冷却通道中(矩形截面)的流动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探究浮升力对正癸烷流动传热的影响及原理。经过研究,二次流动(由浮升力引起)会显著地影响不同位置冷却通道内的流动传热性能;浮升力提升了燃烧室不同位置冷却通道的换热效果,其中受热方向和重力作用方向相同的冷却通道换热性能提升最多;修正的Jackson&Hall经验公式在不考虑浮升力工况下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该经验公式不能表征出浮升力对冷却通道壁面对流换热的影响。(2)探究超临界压力下水平圆管内考虑裂解吸热的正癸烷流动换热过程。结果显示,圆管内的浮升力不仅导致圆管上下壁面的温度和热流分配出现明显的差异,由此造成的温度差异也会改变圆管内裂解位置,浮升力一定程度抑制了裂解反应的发生;增大圆管的固体导热系数使得壁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会抑制裂解反应的发生;改变入口速度能够显著地改变流场分布以及传热特性,增大流体入口速度可以抑制圆管内正癸烷裂解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利用能源,研究者们对高效低成本的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有着很大的兴趣。为了获得更好性能的电极材料,对基体材料的选
为了更好地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信息化建设,发展海洋仪器、提高海洋观测手段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锚泊浮台可用于搭载多种海洋仪器,但由于传统供电手段续航能力较弱,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稳定的能源供应,成为我国海洋仪器推广使用、海洋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及地方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海洋能开发利用,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次研究选择潮流能作为海洋仪器装备的主要供能方式,将潮流
双馈风电机组对电网的依赖性、风电功率的随机波动,以及风电场内调节特性各异的设备叠加,使得风电场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处理复杂系统模型、不确定性以及控制约束等问题时的优势,在分析、探讨多种无功补偿设备对电压影响规律和MPC理论的基础上,将MPC应用于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以实现风电场过程化电压控制。本文主
北大西洋是全球大洋环流的起点,驱动全球温盐循环的引擎,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U1312站位位于北大西洋中纬度地区,能够积极响应北极冰盖发育的程度以及气候变化的特征,因此重建研究区1.5Ma以来的表层海水古温度,对于研究北极冰盖消长及其所引发的气候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北大西洋U1312站位岩芯(42°50′N,23°5.2′W)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G.ruber的壳体Mg/Ca比值
贾岛是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学术界对唐诗的选本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贾岛诗歌的选本研究目前仍较为冷寂。本文立足于选本,分五个部分考察北宋唐诗选本对贾岛诗的选录,从中管窥贾岛诗歌在北宋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绪论考察了贾岛的研究现状。目前对贾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平思想研究、文本研究与接受研究,而接受研究则主要探讨的是贾岛接受的流变研究。从宋代唐诗选本的角度研究宋人对贾岛的接受,研究尚不充分,还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不同负压、针型及提插次数方面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取材细胞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平均体重(200±13)g,穿刺前于实验室内适应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嗜盐杆菌R1M1(Halobacterium salinarum R1M1)紫膜上的以视黄醛(Retinal,Ret)为发色团的七-跨膜光敏受体蛋白,具有质子泵功能。古紫质4(Archaerhodopsin 4,aR4)是在我国西藏盐湖的嗜盐菌株H.sp.XZ515(Halobacterium species xz515)紫红膜中发现的一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因其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关注,然而当前DSSC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历史来看,研究者们主要通过不断的改善界面厚度及界面结构来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可见“界面”对DSSC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DSSC进行界面表征的多种分析手段都未能实现对真实工作状态下DSSC的原位探测。
根据微尺度流动的特点,本文研究了考虑滑移边界条件的平行微通道内Oldroyd-B流体旋转电渗流(EOF)以及周期电渗流(AC EOF)。根据非线性泊松-玻尔兹曼方程得到了双电层(EDL)的电势分布,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流体旋转EOF速度剖面的数值解。分析了旋转雷诺数、电动宽度、电场频率、粘弹性参数和滑移参数对Oldroyd-B流体EOF微通道中速度、边界应力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滑移边界条件可以
近年来,人们对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认识有了显著地提高,与背景噪声相关的研究大量涌现,涉及如地下介质成像、介质动态变化和介质各向异性等研究,甚至应用地震背景噪声检测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