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目,是学生用来提高个人的身体体质,有助于其正常发育,并且能够增进学生的健康。体育教育和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合格的人才。学校体育教育要紧紧围绕着体育教师,配合体育教育工作,鉴于其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施行者和参谋设计者,要以学生学到的体育教育效果体现出来。体育教师的素养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很有利。一直以来,体育教师都在不断的追求探索和创新,并且在促进体育教育教学的更新改革,对推进体育教师素质教育,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合格人才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技能素养的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立足于教师专业技能标准的普遍性,分析体育教师自身的特殊性,根据体育学科的专业特质,对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以及评价系统的自动化设计等进行研究,从而构建一套完整全面的比较实用的结合定量定性指标的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体育教师评价工作和评价管理专业化、科学化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小学教师体育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背景和目的着手,分析了体育教师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的。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国内外小学教师体育专业技能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阐述,指出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性经验以及我国在技能评价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进而对小学教师技能评价的一系列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问题的存在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教师体育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框架,通过数据分析和相关文献,得出一些创造性结论。结论表明,体育教师自身要注重知识能力的累积和素质提升,要学会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注重文化修养、个人品质、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提升。建立契合体育专业特性的职称评定标准体系。要积极建设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将全国优秀的具备过硬的专业体育生汇聚起来,加强训练,保证教育的质量,在实习时期,就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训,专业能力上、自身修养上、理论基础、课程设计上都给与定向化培训,教育机构要对体育教师实习质量给与有效跟踪与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的观念,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找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的办法。应该建立一个平台,实现评价双方的有效沟通,构建一个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设计平台,并明确了评价所要达到的目的,构建一个无阻力、透明、公开的网络评价交流平台,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促进评价全面有效。在技能评价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技能评价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找准方向和目标,采用一些权重指标来约束体育教师的行为,从而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