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伴随着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开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社会济发展更加深化,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6%左右快速提高的2015年的56.1%。同时人口流动也表现出巨大的规模和不断加快的速度,2014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53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20年中,将继续表现出快速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发展。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有所不同,我国人口流动受到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则是在城乡二元体制和跨地区地方行政力量作用的背景下发展的。在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下,厘清当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基本现状,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口流动、为有关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关于我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城市化模式探讨、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贡献的测度等方面,而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还缺少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对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在理论上深入揭示了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机制;之后基于理论分析,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联立方程组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别就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效应、传导机制和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理论上人口流动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农业与农村发展、经济与非农产业发展、政府行为及制度创新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而人口流动则通过要素供给、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渠道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第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本地农村人口进入本地城市带来的,也可能是省外移民进入本地城市所致,还有可能是有本地农业户籍人口迁出带来城市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而本地城市人口的迁出则会带来城市化水平的相对下降。第三,人口流入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正向影响要大于东部地区。省际人口净流动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人口的净流入,而在中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人口的净流出。第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和要素集聚是人口流动促进城市水平提高的三个重要传导渠道。人口流入率每提高1%,将通过这三个传导渠道促使城市化水平提升约0.16%。省际人口净流动率每提高1%,将通过这三个传导渠道促使城市化水平提升约0.06%。第五,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非农部门与城市的发展、制度因素和政府行为是影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这些影响因素的改变,人口流动作用于城市化的效应会相应强化或者减弱,甚至产生结构性改变。最后,本文以这些结论为基础,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实现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通过总结,本文认为城市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推进城市化不能将城乡之间的联系分割开,在推动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发展时,要兼顾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此外还应积极消除不当的政府干预和阻碍人口流动制度因素。
其他文献
<正>环境教育是一个世界主题,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追求。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顺应国际环境教育潮流,不断更新环境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环境教育特色文化。在这个漫长
校训:厚德博学慎思笃行江苏省泗阳中学创建于1927年;1991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更名为"江苏省泗阳中学",同年7月与南京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泗阳实
1现行按月结算工程款方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实行按月结算工程款的工程,如果工程是跨年度的,同时合同规定了发包单位在开工前预付承包单位一定数额的备料款,并在工程竣工前扣留一定
某基于QNX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现场控制站与现场I/O模块之间的通讯采用的是基于CAN总线标准的通信协议。针对其数据通讯所采用的PC104-CAN通讯卡,结合CAN通讯卡厂
针对铸造公司原有冶炼生产线产能不足、无真空精炼设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和优化,增加了真空精炼设备,优化了冶炼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发病7 d内首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通便剂,实验组给予综合干预,内容包括
农村教学点是我国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学校规模小,多为复式教学。它起源于古代私塾,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现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策背景下又形成了它的特殊性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学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入手,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体育教育中合理营养的必要
为探究充填管道在输送过程中的冲蚀磨损机理,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及颗粒输送力学模型,引入离散颗粒轨道模型、塑性冲蚀磨损模型。对某矿山复杂充填管路条件下浆体特性对管道冲
"都是+NP"是个标记性的格式,表示说话者对出现的事件结果并不期望,并由此表达一种明显的"责怪义"的主观评价。这一标记格式的形成,是语境关联、象似性原则、经济原则、焦点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