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是以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高危因素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及层次分析,构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风险评估工具,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风险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初步构建体外循环凝血风险评估量表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Delphi法)及层次分析法(AHP),根据研究内容邀请18名血液透析领域专家进行咨询,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小组讨论,应用SPSS23.0及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体外循环凝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透析中心行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患者30例,进行预调查。修改量表初稿,形成正式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1、本研究专家的代表性和咨询的可靠性: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表明专家对本研究有很高的积极性;通过对专家基本情况的定性分析及专家权威程度的定量分析,显示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8、0.860,>0.700,说明专家组有较好的代表性及权威性;两轮函询过后,体系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29和0.42,专家组内的协调性较高。2、研制了涵盖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9项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风险评估量表。3、评价指标体系符合逻辑一致性要求,本研究一级指标CR值为0.0801,二级指标的CR值为0.0000~0.0478,一般认为一致性检验CR值<0.1时,符合一致性检验,说明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符合逻辑一致性要求。4、研制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信度检验:量表内部总体一致性Cronbach’sα=0.822,4个维度Cronbach’sα依次为0.726、0.709、0.745、0.802,表明问卷信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2)内容效度:18名专家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了评价,量表总体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86,4个维度CVI分别为0.896、0.917、0.875、0.833.,一般认为CVR大于0.8时,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表明体外循环凝血风险评估量表各条目与体外循环凝血风险因素具有很高的相关性,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结论1、以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高危因素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及层次分析,可以研制无肝素血液透析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作为风险评估工具。2、研制的涵盖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能够客观、真实、有效的反映体外循环凝血高危风险因素,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