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纬度激光雷达和CALIPSO的纳布罗火山气溶胶的观测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myloc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山爆发是气溶胶的重要来源之一。猛烈的火山爆发甚至可以将释放物喷发至平流层高度。这些平流层气溶胶能够长期存在,并被输送至全球各地,所以它们对地球辐射平衡的影响比较大。纳布罗火山于2011年6月爆发,它是继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的最强爆发,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进入平流层,导致平流层气溶胶含量增多。本文利用位于武汉大学(30.5°N,114.4°E)的陆基激光雷达和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对平流层纳布罗火山气溶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联合观测,研究了其光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本文利用武汉大学532-nm偏振激光雷达和CALIPSO观测了纳布罗火山气溶胶的时间演变。从纳布罗火山爆发到2011年7月上旬是气溶胶烟羽的形成期。激光雷达测得的后向散射比剖面显示,在此期间武汉上空的纳布罗气溶胶的垂直结构和强度均剧烈变化。这说明此时纳布罗气溶胶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由CALIPSO计算的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可知,纳布罗烟羽首先随着亚洲季风反气旋的边界运动,接着随着气溶胶含量的增多,纳布罗火山气溶胶逐渐充满整个反气旋内部。这说明平流层中有二氧化硫气体转换成为了气溶胶或者有对流层上部的气溶胶被输运到了平流层。2011年七月上旬到八月中旬是纳布罗气溶胶的水平输运时期。这期间,纳布罗颗粒从亚洲反气旋内部逐渐被输运到整个北半球,武汉上空的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厚度也快速下降。直到八月中旬纳布罗气溶胶在北半球上空形成了一片水平均匀分布的气溶胶层。2011年八月中旬至同年年底是纳布罗气溶胶的局地净化期。这期间,武汉上空的纳布罗气溶胶层呈单峰结构并逐渐衰减,对应的层光学厚度e倍衰减时间约为130天。2011年7月8日,武汉大学532-nm偏振激光雷达和355-nm六通道激光雷达同时同地进行了纳布罗气溶胶的观测。这两台激光雷达的数据显示,纳布罗气溶胶的埃指数偏大、退偏比偏小,这说明多数纳布罗气溶胶颗粒粒径小、呈球状。由气溶胶的光学参数可估算其物理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纳布罗气溶胶颗粒的有效半径约为0.26微米,纳布罗释放到平流层中的气溶胶总质量约为0.32 Tg。为了研究纳布罗气溶胶对卷云是否有影响,本文利用武汉大学532-nm偏振激光雷达数据统计了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武汉上空夜间卷云的性质。结果显示,纳布罗气溶胶对卷云的光学性质(后向散射系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可能增大了高高度卷云在秋天的出现概率。
其他文献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90日龄健康、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长顺绿壳蛋鸡15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E组为对照组,A、B、C、D组饲料分别添加10 m L浓度为14.3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2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感染诊断
介绍了湖南省永州市柑桔生产概况和布局现状,从气候变暖的实际出发,提出永州市柑桔规划的新构想。
数字全息是一种记录波场三维信息的新型方法,它利用数字摄像机代替全息胶片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和捕获物体波,然后用计算机仿真光源再次照射全息图重建出物体波,从而获得物
从电视制作方面来说,要真正做到熟练的驾驭,需要长期地积累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加倍探索、不断创新,制作出观众们喜欢的电视专题节目。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中优秀语言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一定的自我监督性、注意在交际中使用目标语言;这些学习策略启示教学者在教学过重应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互动交
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台网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破坏性地震监测预报的效果与能力十分显著。然而,井网的建设与运行中也暴露了监测井监管部门层级复杂,监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