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修复混凝土是一种智能混凝土,其具有的自诊断、自修复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成本和劳动强度,还可以对混凝土损伤进行主动预防,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以钢纤维混凝土为基体,选择环氧树脂为修复剂,薄壁氧化铝空心球为贮胶容器,对自修复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凝土自修复性能决定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粘度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强度。随着稀释剂(丙酮)用量的增加,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有利于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融合和裂缝的填充。然而,过量的添加稀释剂会使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延长,甚至不能固化。通过对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固化剂、丙酮进行固化试验,发现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固化剂、丙酮的配比为1:0.3:1:0.2(质量比)时较为合理。采用真空吸入法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分别吸入薄壁氧化铝空心球中,并且用粘土进行球面密封,制得包含修复剂的小球。以相同掺量钢纤维增强混凝土为基体,加入不同掺量的修复小球制备自修复混凝土试样,并对其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修复小球的掺量增加时,抗折强度恢复率上升,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都下降。综合考虑修复效果和自修复混凝土自身的性能,自修复混凝土钢纤维最佳掺量为1.5%,修复小球掺量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