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具有不典型症状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AD)是临床常见疾患,早期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部分患者晚期会引起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最终不可避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国内外关于AD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治疗方法和影像学分析上,关于其不典型症状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具有不典型症状AD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AD不典型症状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行骨盆正位片检查确诊的120例AD患者,分为典型症状组和不典型症状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和年龄)、X线表现(Crowe分型)、临床症状(典型症状和其他症状)和合并症(如平足症、拇外翻、膝内翻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纳入的120例AD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87例,性别比为0.38∶1,年龄16~66岁,平均(46.9±14.1)岁。其中典型症状组42例,占35%,男性12例,女性30例,0.40∶1,年龄18~66岁,平均(48.6±15.5)岁;不典型症状组78例,占65%,男性21例,女性57例,为0.37∶1,年龄16~58岁,平均(39.0±14.8)岁。典型症状组的平均年龄大于不典型症状组,2组间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女性均多于男性,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按年龄分层,≥50岁的患者占不典型症状组的7.7%(6/78),占典型症状组的28.6%(12/42),50岁以上不典型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典型症状组中CroweⅠ型占35.7%(15/42),Ⅱ型占42.9%(18/42),Ⅲ型占19.0%(8/42),Ⅳ型占2.4%(1/42);不典型症状组中CroweⅠ型占37.2%(29/78),Ⅱ型占43.6%(34/78),Ⅲ型占19.2%(15/78),Ⅳ型占0%(0/78)。2组患者Crowe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典型症状组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髋部酸胀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受限;不典型症状组的患者中以腰痛症状为主的占20.5%(16/78),以同侧膝关节痛症状为主的占15.4%(12/78),无症状的占64.1%(50/78)。(4)典型症状组中合并有平足症的占9.5%(4/42),拇外翻占2.4%(1/42),膝内翻占4.8%(2/42);不典型症状组中合并有平足症的占9.0%(7/78),拇外翻占2.6%(2/78),膝内翻占5.1%(4/78)。2组患者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不典型症状的AD患者临床上较常见,单凭患者的症状鉴别困难,应提高对AD不典型症状的认识,重视疑似患者的体检和骨盆正位片检查,以提高AD患者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系统基于啁啾扩频超宽带技术,采用对称性双边与双路测距定位技术,降低噪声、干扰和多径效应,提高测距定位精度,对其测距定位算法进行优化。解决工作面现场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起伏弯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医学和临床止血带的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中止血带是否能够准确地根据患者的血压值实时的调整止血压力,对患者的人身安全来说是至关重
目的:探讨指背腱膜修复术后应用支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急诊行指背腱膜修复术的患者20例,术后2周佩戴支具规范化治疗至术后1
对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固然重要,课下的巩固和自主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汉语学习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初级是重要的入门阶段,也是留学生形成和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综合课是初级汉语教学的核心课程,所以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把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作为分析和研究的重点。比较而言,国内对初级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的研究较多,对课后作业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知道,作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大蜀山短毛椴(Tilia breviradiata)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对短毛椴种群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将林木依胸径大小分级,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其静态生命表,绘制
市政路桥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中伸缩缝施工是一种关键的技术,对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对伸缩缝施工技术有全面的了解,采用科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44例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术后未发生吞咽困难的213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外科治疗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腰池引流实验组和反复腰椎穿刺对照组,两组
目的:①胶原酶消化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培养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Rabbit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UCMSCs),为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②鉴定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进行泌尿系手术时应用乌司他丁,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4、IL-6、TNF-α)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拟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择期行泌尿系手术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