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sh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将电子化供应链分为性质不同的两类模式,即基于电子市场供应链与基于电子层级供应链,并针对这两类电子化供应链的特征,分别研究如何构建这两类供应链,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两类模式进行整合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后研究电子化供应链两类模式的共同瓶颈问题(物流).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阐述了电子化供应链的概念,并根据供应链所基于的电子商务类型,将电子化供应链分为性质迥然的两类模式:基于电子市场供应链与基于电子层级供应链.在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两类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其参考模式,并对两类供应链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利用两个案例进行了说明.(二)应用博奕原理对基于电子市场供应链的参与者进行了分析,针对基于电子市场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选择机制,并建立了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供应商选择模型.由于电子市场改变了供求双方的利益分配关系,这使得基于电子市场供应链的协调与激励机制与一般供应链中的协调与激励机制相比更为复杂,该文利用退还合约与收入分享合约,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电子市场供应链的协调与激励机制,并给出了具体算例.(三)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电子层级供应链的战略性规划:①分别从制造商、分销商和社会福利的角度研究了IOS最优的覆盖范围.②根据基于电子层级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内容与目的、功能,将信息共享分为三个层级:作业信息层,管理信息层、战略信息层,并着重分析了影响信息共享层级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选择合适的信息共享层级提供决策指导.③在考虑信息共享费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在三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下经销商的最优信息共享程度,并通过对比分析三种制度安排下制造商、经销商和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指出了它们各自最优的制度安排.(四)首先研究基于正式合约的激励模型,求出了最优的激励机制,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在介绍关系合约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把关系合约应用于基于电子层级供应链的激励,并揭示了其作用原理,求解出了基于关系合约的最优激励机制.(五)在分析电子化供应链两类模式各自的优劣势基础上,阐述了对两类模式进行整合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两种整合方式:一种是基于物料类型的整合方式,按照物料重要性与供应市场的复杂性将物料分为四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物料采取电子化供应链的不同模式.(六)为了解决电子化供应链的瓶颈问题,该文从物流方式创新与配送调度改善两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化供应链的物流管理.首先介绍了电子化供应链中一种创新的物流方式Drop-shipping,并阐述了其优点与在采用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接着建立了基于蚂蚁算法的模糊综合配送调度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有关参数的敏感性,与传统的调度方法FDFS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配送效果.
其他文献
MRPII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生产系统运作管理方式,其计划指导型的管理模式在以大规模生产为主的汽车工业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和产品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系统在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选择的同时,其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用户经常会迷失在大量的商品信息空间中,无法顺利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电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小城镇建设对于解决农业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