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营造是市民运动、公民意识崛起后的产物,它与建筑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息息相关。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及职业,为什么需要介入该领域,又能够产生怎样的反应?这是笔者此篇文章想要探索的两大问题,经过学习实践与案例的探究,笔者认为这与社会工作参与社区营造理念契合度及实践可能性有关。社会工作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处于枢纽位置,能够联动各方,并且能够不与参与社区营造的其他学科争夺主导位置,而是利用学科优势,更好地促进社区营造的进程。社区营造的核心是社区的人,营造地方感,整合居民需求,使居民作为主体的社区获取更高的满足感和社区发展的力量是社区营造的目的,社会工作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链接内外部资源,调和减少过程中的矛盾,润滑推动整个过程,成为社区营造过程中的枢纽,并可以在不断服务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中寻找到专业的服务逻辑,配合其他学科和力量推动社区营造的顺利进行。本文遵循实践研究的逻辑,运用了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第一章概括了文章背景、意义、相关概念明晰及文献梳理,通过对国内外社区营造及社会工作参与社区营造的文献梳理明确领域相关研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研究思路及研究设计,探寻社会工作在社区营造中枢纽位置的定位及枢纽作用的形成,并通过图示进行阐述;第二章论述了社区营造是什么及为何进行社区营造,叙述了L社区社区营造的背景铺垫及问题需求,从市场需求的推动与多学科合作的可能、居民理念的变化及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发展、多元主体合作的可能暨“为人的规划”到“与人的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时代背景下社区营造的更大可能性;第三章部分以L社区为例展开社区具体案例叙述,分析社会工作具体实务中如何参与、何种位置参与到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枢纽作用的,并进行简单的成效分析;第四章分析总体环境下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营造,包括社会工作作为枢纽的运转工作,从必要性及重要性两方面分析了其意义所在,从社区组织的协调、社区资源的整合、社区规划的设计与执行、社区文化挖掘与传播、扎根居民与社区文化土壤及提升社区文化自信六方面总结分析了社会工作如何多方面全面介入社区营造,在多方主体之间发挥枢纽效能;第五章为本文结论、不足与讨论部分,通过实践及以往经验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工作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因专业理念的强烈影响,在介入社区营造时无论主导学科为何,都不妨碍社会工作作为执行者角色的介入。其枢纽型的角色使社会工作能够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起到“中介”的作用,能够帮助几大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最终在同一目标的引领下共同发挥力量。在介入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它可以通过社区组织的协调、社区资源的整合、社区规划的设计与执行、社区文化的挖掘与传播、扎根居民于社区文化土壤、提升社区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努力,在多学科、多主体的背景下寻找到自下而上的服务逻辑,配合其他专业其他群体共同探寻适合社区的、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营造之路。社会工作在社区营造中处于枢纽位置,但并不追求主导角色,最终达致在共同目标引领下多主体合作、资源合理链接,共同促进居民美好生活、共建和谐社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