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是最基本的建筑原材料,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需求很大,但其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均较高。尤其是广大中小型干法水泥企业由于技术与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环境污染较严重,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关于中小水泥企业清洁效能生产的研究课题。以湖北荆工水泥公司600t/d熟料悬浮预热器窑生产线为基础,通过分析其运行现状,确定清洁效能生产技术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实施的技术路线。具体而言,首先明确系统能耗和排污严重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技改措施,使窑系统排放和动力消耗显著下降,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初步实现工艺过程的清洁生产。第二阶段,按照优质、高产、低耗的高效能原则,优选先进可靠的高新技术和装备,改进工艺水平,同时进行各类废弃物在产品生产中的优化利用。主要进行了熟料烧成三率值回归优化;以理工大“煤粉计控和燃烧系统专项技术”对窑燃烧系统进行技改,提高烧成效率,实现窑系统高产、低耗;对大掺量粉煤灰、煤矸石渣水泥进行了优化研究,探讨了工业废渣对水泥品质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控制参数,为提高水泥产、质量增加废弃物消纳提供了技术依据;针对窑系统技改提产后水泥磨能力不足及原粉磨工艺对物料适应性不好的问题,在引进高细筛分磨技术基础上,实施低循环负荷高效粉磨技术改进,通过对磨内结构、研磨体级配和技术参数的进一步优化,达到了既提高产量、又保持高细磨优点的目的;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采用不同工艺方法的水泥企业进行评价,得到其清洁效能生产排序,结果反映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清洁效能生产水平指标均优于传统的立窑和湿法窑生产工艺,初步验证了因子分析法在水泥工业清洁效能评价中的可行性。湖北荆工水泥公司实施清洁效能生产技术改进课题后,其水平超过了我国同类工艺的一般水平。荆工水泥公司清洁效能生产课题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小水泥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效应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还要十分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两者有机结合。即从源头抓起并贯穿始终,积极消除污染;引进并消化各种先进可靠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废弃物资源,改进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