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b2.0时代,新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每一个新媒体形式的出现都意味着Web2.0的普及和进步。与此同时,网民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也随之增长,这一情况的出现,与一种新媒体形态的诞生有着密切关系——微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微博运营商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虽然在当前的微博经济中,一套成熟而完善的盈利模式仍处于摸索之中,但对于每一个微博运营商而言,维持并且不断吸引、扩大一定数量的微博用户仍然是当前他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微博运营商则需要不断提升微博用户黏性。中国微博市场尚处于用户培养期,用户粘性和用户行为延续性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能提出合理的微博用户黏性影响因素,建立有说服力的微博用户黏性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通过阅读用户满意度、用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的相关文献和书籍,学习它们的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本研究中。   本文首先微博网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述,也间接说明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然后对现有的用户满意度、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模型,进行详细研究;再围绕着影响用户黏性的用户忠诚度、用户信任、转换成本和用户满意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微博用户黏性影响因素模型。   在实证研究部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验证了用户忠诚度、用户信任和转换成本会显著影响用户黏性;用户忠诚度与用户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用户满意度则受到网站知名度、用户预期和感知价值的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微博网站可以通过实名认证和提高用户言论自由等方式改善用户信任,邀请企业入驻微博提高微博盈利性等建议。同时,也提到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扩大调研范围、丰富研究群体等方法改进。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科学家们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复杂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协变量,而响应变量可能只与其中的一小部分协变量有关,并且,数据样本可能来自于多元子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具有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就成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实现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将抽象的数学课堂形象化,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
期刊
在我国股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大部分学者对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研究是结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