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与盛唐精神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李颀的研究还存在偏重于生平考证或诗歌研究一方的不足。本文引入盛唐精神的概念,从盛唐精神和“盛唐气象”切入,试图阐述李颀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的盛唐特色,以求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处世,更合理地评价他的诗歌创作。第一章针对学术界对盛唐精神阐述不够系统、对盛唐精神和“盛唐气象”的关系研究不足,系统地阐述了盛唐精神的内涵和特点,并论述了“盛唐气象”是对盛唐精神的诗化表达,为后面三章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从李颀的思想、处世出发,从主导思想、“出处同归”的仕隐观和自由适意的人生理想与实践剖析他对盛唐精神的具体体现。第三章着重从李颀诗歌的情感内容入手,分析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别情诗以功业为重和声调慷慨的两大特点对盛唐精神的体现,并从诗中人物入手,剖析李颀通过刻画人物体认与寄托盛唐精神理想人格的情感实质。第四章从李颀诗歌风格和诗歌成就两个角度探讨了李颀为何可称为“盛唐气象”的重要一笔。全文通过引入盛唐精神的概念,更透彻地理解李颀的思想与处世,更深刻地挖掘李颀诗歌的情感内容,更合理地评价李颀对“盛唐气象”的贡献,是将盛唐文人的文化心态同人生行事与诗歌创作联系考察的新尝试。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以元代以前的鳞虫赋作为研究对象,对鳞虫赋进行追根溯源,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发现其每个时期的特点,分析其文化意蕴与艺术特色。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追溯鳞虫赋的源头
蒋冕作为广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的重要政治家文学家,近年来对其研究为数不多,主要有2004年广西大学梁颖稚的蒋冕《湘皋集》校注以及2005年广西大学李柳宁的《湘皋集》诗词卷校
李吕是南宋时期隐居乡间的一位理学家,自宋迄元,其家族与当时主要的理学大家有着相当密切的来往,在历史上被称为“乌洲李氏”。李吕的叔父李郁师从二程门人杨时,被朱熹尊称为老师
针对定量确定合理钻孔间距困难问题,基于损伤力学和多场耦合理论,建立了水力压裂和瓦斯抽采的煤层流固耦合模型,包括瓦斯和水运移场、应力场以及孔隙度、渗透率演化方程,并采
随着数字媒体、社会网络、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持续增长,当今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已从传递消息转变为大规模的内容分发。作为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三大互联网设备”——汽车的载体
词汇作为人们思想的载体,是语言的基础。英语词汇在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词汇学习上,然而词汇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反,传统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
朱英诞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名现代派诗人,师从林庚与废名,并深受二者赏识。他曾以林庚作序的《无题之秋》在三十年代的北方诗坛崭露头角,之后更活跃于四十年代沦陷区的文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已普遍应用的保护投资者权益,规范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产品或服务销售行为的重要机制。适当性源于上世纪美国证券机构的自律组织规范,后来逐渐
抛弃先入为主之成见,寻绎文本内在之逻辑,不难发现,元稹《莺莺传》中的张生与崔莺莺开始都严守礼教,后为情所牵而追求违背礼教的非法恋情,再后由于不能赋予非法恋情以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