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线性与微交联聚磷腈的合成及降解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取亲核取代的方法合成了聚合度为600左右,分散性较小的线性聚[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膦腈]和聚[二(甘氨酸乙酯)膦腈].进一步合成聚[(甘氨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膦腈],其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丙烯酸(AA)共聚,得到可降解的交联有机聚磷腈.采用红外(FTIR)、氢核磁共振(<1>H NMR)、碳核磁共振(<13>C NMR)、磷核磷共振(<31>P NMR)、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凝胶色谱(GPC)分析、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线性聚磷腈—聚[二)(甘氨酸乙酯基)膦腈]的降解速率最快,4周达到50%,7周达到80%.微交联聚磷腈体系中,AA交联聚膦腈的降解速度较快,HEMA交联的聚膦腈降解速率较慢,并且甘氨酸乙酯基含量较高的微交联聚磷腈降解速率较快.HEMA交联Gly-eth/HEMA=1.6的微交联聚磷腈在降解4周之后,仅失重25%,7周达到45%.而AA交联的聚膦腈最初的降解速率较慢,随后加快,在降解4周之后,与HEMA交联的聚膦腈相当,但是在5周之后,降解失重出现一个明显的加速,其后期的降解速率可以与线性聚膦腈相比,在降解7周之后,失重可达70%.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整聚磷腈体系的Gly-eth/HEMA比例以及甘氨酸乙酯基含量来控制体系的降解速率.
其他文献
学位
花与茶的联姻,大概从中国人喝茶那天起就成为一条或隐或显的副线.中国茶文化的勃兴应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豪迈地宣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