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混合型光纤光学双稳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双稳性(OpticalBistability,OB)是非线性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将光纤波导技术应用于双稳器件(OpticalBistableDevice,OBD)是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由于光学双稳器件能直接处理光信号,并具有开关时间短、并行处理信号等优点,所以在高速光纤通信、光存储、高速光开关、光信息处理、激光强度稳定和光学双稳传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随着光纤波导技术的进展,光学器件小型化得以实现,这为研究开发集成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的光学双稳装置,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光纤波导技术的混合型光学双稳的工作机理和应用。文中所提出的新型光纤结构的双稳器件中,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利用光纤无源器件构成非线性光强度调制单元,用光电探测与放大电路构成反馈单元。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光学双稳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混合型频域光纤光学双稳机制,并推导了描述频域双稳的状态方程。引入T-V平面上的光强度调制曲线和反馈曲线来分析双稳器件的工作过程。利用建立的调制曲线和反馈曲线的方程,数值模拟在特定参数下双稳器件的输出特性,分析了双稳器件在不同输入功率和反馈增益系数下的输出变化趋势,以便选取适当的双稳器件工作参数。建立了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作为光强调制器的双馈激光功率(强度)稳定器的数学和物理模型。首次提出了混合型频域光纤光学双稳器件的第三种运转机制,即相对于反馈曲线平移调制曲线来实现双稳,以便应用于波长编码的光纤光学传感。   首次实现了具有双馈机制的全光纤结构激光功率稳定器。首次采用PZT调谐的环形腔光纤激光器作为可调谐光源,分别利用FBG、双光束光纤干涉仪,包括FMI和FMZI,以及多光束干涉仪如FFP作为非线性光强调制器,结合特定的反馈机制,实现了频域光学双稳的运转。   在详细研究了目前各种FBG解调技术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波长解调分辨率达0.001nm的高精度有源双稳解调方案。指出了该方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高信噪比、能够实现在线动态监测等优点,并讨论了它在激光波长监测方面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如何精确地测定薄膜的参数,一直是薄膜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课题。在众多测量薄膜参数的方法中,透射光谱法备受人们的推崇。这主要是因为该方法具有测试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范围广及精度高等诸多优点。然而制约该方法应用的瓶颈仍然是很难根据所测的光学量来直接求解薄膜的参数和令人头疼的解的多值性问题。 本论文就透射光谱法测量薄膜的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地研究。用极其简单的形式给出了经电磁理论严格推导出来的透射
磁存储技术由于其不易丢失数据等优点,已经成为最经济的数据存储技术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最近,随着巨磁阻读写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技术的引入,硬盘的存储密度以
自导波光学问世以来,由于它在未来信息社会巨大的应用潜力,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技术界的高度重视.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今天已初步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的学科.以导波光学为理论基础
本论文利用偏光传输的Stokes—Mueller表述、Mie散射理论和MonteCarlo(MC)模拟方法探讨后向散射偏振光的传输特性,利用反映介质偏振特性的Mueller矩阵进行介质特性的识别,并在M
本文介绍了微晶玻璃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分类等。在比较几种微晶玻璃制备工艺优缺点后,首次提出采用微晶玻璃与纳米铜同步快速烧结制备纳米铜磷酸钙微晶玻璃的最新工艺,对其制
在电磁波的各个波段,人们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式的转换,而利用计算机光学元件来实现这一功能则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的大量文献表明,计算机光学元
磁感应成像(MIT,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是利用磁感应检测原理对生物组织电阻率(电导率)的空间分布进行成像,这一方法也被称为电磁成像(EMT,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磁感应成像技术对生物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具有无损伤、信息丰富、非接触性、中心敏感性和可连续监测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MIT技术还存在诸多的技术
非局域量子操作是实现远程相互作用和远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实现分布式量子计算机的关键环节,而且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量子纠缠在量子计
高密度数字化光学全息存储技术和记录材料成为下一代海量存储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了当前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技术和有机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存储原理、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