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开始朝着高端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进而致力于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新的区域增长极,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也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定位。目前高技术产业依托各地高新开发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集聚,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和协同效应,可以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但产业集聚过度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拥挤”效应。因此,分析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集聚现状并考察其发挥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保持区域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机制,并描述长江经济带2000-2017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继而利用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测量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并度量分区域和分产业的集聚异质性。随后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优势指数三类产业集聚指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整体层面和分区域层面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来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的非线性关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各方面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区域层面比较中处于优势地位,但区域内差异较为显著,下游地区优势明显,但随着上中游地区创新要素集聚规模的逐步扩大,地区差距正逐步缩小。高技术产业五大分行业层面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三行业规模占比较大,其他两个行业相对发展缓慢。第二,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整体较高,并呈现下游、上游、中游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集聚优势显著,医药制造业集聚程度最低。第三,长江经济带整体层面上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竞争优势三类集聚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程度稍大。分区域层面,上游地区专业化集聚的经济效应较为显著。中游地区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指数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专业化集聚系数不显著。多样化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下游地区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指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专业化集聚的效应最大。人力资本、物力资本投入和政府作用程度均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且研究创新环境的影响作用突出,经济开放程度则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第四,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和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跨过门槛值后,专业化集聚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但多样化集聚、竞争优势指数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为正,不存在门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