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补语“上/下”句法同构现象及其语义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补语的“上”“下”的语义研究历来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很多学者认识到现代汉语中存在补语“上”“下”句法同构现象,却鲜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现代汉语中“V上”“V下”句法同构现象表现为一些动词能够与“上”“下”组合,并且组合后句子表达的事件基本相同,但句子内部存在语义差异。本研究旨在对“V上”“V下”句法同构现象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分析,并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再对“上”“下”的语义系统进行梳理。基于此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方法为语料分析法,以北语BCC语料库为主要检索工具,根据动词的使用频率选取三个均能与“上”“下”搭配的高频单音节动词:“写”“买”“花”构成的“V上”“V下”句法同构现象进行论述分析。笔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认为产生句法同构现象原因之一是动词词汇意义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动词不能同时跟“上”“下”两搭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多义动词对“V上”“V下”句法同构的影响更大;原因之二是语境不同造成的影响,句子语境中情态词的出现以及语篇语境都会弱化句法同构现象的内部语义差别,从而凸显出其共同语义;原因之三是识解方式导致的差异,在表达同一个事件时由于观察者选取的观察角度以及参照物的不同,在表达时会以此为依据选择“上”或“下”,虽然表达的事件基本相同但句子内部语义存在差异。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回顾。第二章介绍前人对作补语的“上”“下”的语义研究,以及对“V上”“V下”的不对称现象和句法同构现象的讨论。第三章为本文的主要章节,通过对三个高频单音节动词与“上”“下”的组合对“V上”“V下”句法同构现象进行描写及分析,并列举了其他单音节动词与“上”“下”的搭配情况进行补充。对句法同构现象进行描写后,分别从动词词义的影响、语境影响以及识解方式不同导致的差异这三个角度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第四章对“上”与“下”作补语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得出“上”作补语时表趋向义、附着义、结果义和表开始的状态义;“下”表趋向义和结果义的结论。最后一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性论述并提出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差异,并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纳入研究的86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
针对河道整治方案优选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利用TOPSIS法构建评价模型,采用目标差值率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利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同时采用改进的
严译《天演论》是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理论著作,但严复在该书中究竟宣传了什么样的思想宗旨?对此史学界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主张赫胥黎
非正式组织现象普遍存在于军校学员中,对学员的管理和培养有着重大的影响。如何针对军校学员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来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学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人
近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地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随着可视化技术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应用的
作为德国非常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出了不少的经典钢琴曲子,但是,他在晚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比起他前、中期的钢琴作品来说,在创作风格和内涵的表现方面都发生了不少
热膨胀微球是一种以热塑性塑料为外壳,低沸点烷烃为内包膨胀推动剂的芯壳材料。作为发泡剂,其稳定的膨胀性能和高回弹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商业的各个领域,如热塑性树脂、热
直升机服役环境特殊,自身结构复杂,在飞行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特别是其主要部件之一的传动链,作为不能冗余的动力传递单一通道,若发生故障,很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损
随着异步电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异步电机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异步电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机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更加突出和重要。本文利用有限元商业软件ANSYS对
传统图形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研究其上纹饰也对今日设计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如何把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使中国的设计能够与世界平面设计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