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单纯靠改进手术技巧很难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而近年研究证实,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与复发是血管生成依赖的,故以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为靶点,研制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其对结直肠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antiangiogenic cancer therapy),进而诱导癌细胞凋亡,可使肿瘤处于休眠状态,有效地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对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研究通过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研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endostatin、SU6668各自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和传统腹腔化疗疗效的影响。另外,还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对结肠癌术后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以期通过对结肠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实验研究,为结肠肿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并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依据。为此,本实验研究分为如下4部分。 一、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为结肠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方法 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1116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种植瘤。再取该肿瘤组织块原位种植于裸鼠结肠壁,建立类似于临床的结肠癌转移模型。观察原位种植肿瘤的生长情况、成瘤率、转移率和腹水出现率。 结果 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24/24)、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00%(24/24)、腹膜转移率为91.7%(22/24)、肝转移率为75.0%(19/24)、腹水出现率为25.0%(6/24)。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为10周,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 结论 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非常相似,为君二军压犬学浮士学杖论丈(从国带夕塔肠瓣友血营兰成活扩时实世研芜进一步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二、Endostatin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endostatin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lll6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结肠癌转移裸鼠模型。将荷瘤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种植后第1周开始,皮下注射endostatin,每天1次,剂量为0mg/kg(对照组)、5 mg/kg、10 mg/kg、20 mg/kg(治疗组),共用6周。种植后第7周末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intratum。ra一:。icr。veSSe一density,Mvn)、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e index,Al),观察肿瘤细胞腹膜、肝、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 结果Endostatin剂量为0 mg/kg、5 mg/kg、10 mg/kg、20 mg/kg时,原位肿瘤瘤重分别为(1.31土0.36)g、(0.42土0.17)g、(0.21土0.09)g、(0.13士0.05)g;抑瘤率分别为。%、67.90,0、84.00,0、90一0,o;MVo分别为(12.8土4.1)、(5.9土2.5)、(2.2士1.4)、(0.74士0.3);Al分别为(3.87土2.61)%、(6.89士5.25)0,o、(13.24土4.76)0,o、(20.97士9.04)0,o;腹膜转移率分别为90.0%、36.4%、25.0%、0%;肝转移率分别为 80.0%、27.3%、16.7%、0%。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护<0.05),且抑制作用与endostatin剂量有关。 结论Endostatin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对体内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三、su6668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6668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传统腹腔化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种植后第1周开始,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5一氟脉崛陡(30 mg/kg,5一Fu组)、SU6668制剂(65 mg/kg,SU6668组)、5一Fu与su666s联合应用(s一Fu 30 mg/kg,sU6668 65 mg/kg,联用组),每天1次,共用5周。种植后第6周末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声二军压大学浮士学位论丈‘辣国带)塔肠姗扰五于兰成活矛时实砂研芜率、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l),观察癌细胞腹膜、肝、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 结果对照组、5一Fu组、SU6668组、联用组的原位肿瘤瘤重分别为(1.41土0.39)g、(0.81土0.32)g、(0.27土0.11)g、(0.18士0.12)g;抑瘤率分别为00,0、42.6%、80.9%、87.2%;MVD分别为(13.8士5.2)、(12.3土4.5)、(2.4士1 .51)、(0.87土0.52);Al分别为(3.64土2.35)%、(7.09土5.69)%、(11.92土3.89)%、(一9.93土8.64)o,o;腹膜转移率分别为1000,0、45.5%、16.70;0、o%:肝转移率分别为75.0%、36.4%、16.7%、O%。故SU6668组、联用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MvD明显抑制(P<0.05),Al明显增高(P<0.05).结肠癌生长和腹膜、肝转移受到明显抑制护<0.05)。 结论SU6668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具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