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序地层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上都以不整合面以及与不整合面对应的地层界面为层序边界。文西断裂带处于湖盆中央隆起带上、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寻找不整合面很困难,因此利用传统的层序地层学方法难以建立正确的层序地层格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寻找层序旋回的转折点来划分旋回的边界,更适用于文西地区研究。虽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以用于油藏级别的研究,但是在断裂系统如此复杂的中央隆起带上的应用并不普遍。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思想和方法与其它的手段相结合,尽量消除后期断裂作用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地层层序形成以后,由于剧烈的断层活动将先期形成的地层错断而造成地层尖灭假象),然后对本区进行等时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为沉积相和储层预测奠定基础。
“成藏模式”、“成藏机理”等术语目前正广泛出现于我国各类石油地质文献中,人们对这些术语的理解还存在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成藏模式应理解为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的综合体现。通常是以一个地区的一组或一类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及油气运聚机理为基础。因此成藏模式应主要描述油气生成、运聚的机理过程,尤其是油气藏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作为“模式”应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并对类似地区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本次研究针对文西断裂带总结了6种成藏模式:它源封闭双向运移成藏模式、它源封闭单向运移成藏模式、它源半封闭双向运移成藏模式、它源半封闭单向运移成藏模式、自源-它源封闭型成藏模式以及自源-它源半封闭型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