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社会,老年卧床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慢支肺气肿等慢性病发展到终末期,往往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能力。由于老年人体质及机能退化,自理能力下降,造成患者需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预防,可导致栓子脱落,引发肺血栓栓塞症。因肺栓塞导致的死亡率高达30.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对深静脉血栓(DVT)进行预防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食疗利用祖国传统中医理论指导,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调节机体功能预防疾病,具有经济、实用,无相关适应禁忌,不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正逐渐应用于疾病康复及预防性治疗方面。本研究拟采用常规预防+黄芪红枣汤食疗方法,探究其对卧床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干预效果。以期寻找一种适合长期卧床老年人的经济、有效、安全的DVT食疗预防措施,以降低长期卧床老年人下肢DVT发生率、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及减轻社会家庭负担。研究目的:观察分析DVT常规预防措施联合黄芪红枣汤对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干预效果,为食疗方法预防卧床老年人群深静脉血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卧床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红枣汤代茶水饮用。比较两组患者:1.治疗前、治疗30d、治疗60d、治疗90d凝血常规及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2.治疗前、治疗90d腘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3.治疗90d DVT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及DVT发生率。研究结果:1.治疗30d、治疗60d以及治疗90d后,两组患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是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治疗60d以及治疗90d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30d、治疗60d以及治疗90d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90d后,两组患者腘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中治疗90d后干预组患者腘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90d后干预组患者发生Homan征1例(2.50%)、Neuhof征0例(0.00%),对照组患者发生Homan征8例(20.00%)、Neuhof征3例(7.50%),对照组患者Homan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而两组Neuhof征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4.治疗90d后,干预组患者未发生DVT,发生血流淤滞1例(2.5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流淤滞4例(10.00%),发生DVT1例(2.50%),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干预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90d过程中,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服用黄芪红枣汤的总依从率达92.07%,整体依从性较好。结论:1.两种干预方法均能降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对下肢DVT有一定预防作用。卧床老年患者在常规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之上加服黄芪红枣汤的改善效果更明显。2.常规干预措施联合黄芪红枣汤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率,其预防下肢DVT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措施组。3.长期卧床老年人服用黄芪红枣汤依从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