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世界性主题的背景下,一切创新研究都将是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与创新,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己经成为人们的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对青少年来说,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必须同时注意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因此,人的合作与创新精神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教育都将面临着加强学生合作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共同任务,合作与创新也将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的主旋律。传统教学体现出的最大的弊端是:它重视统一性而忽视差异性,重视规范性而忽视灵活性,重视标准性而忽视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与合作技能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教育部,2001)多次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前言部分在谈到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时指出:“……强调课程从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以期达到较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体系。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者认为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能较大程度地改变传统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现象,同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索在现行初中英语课堂中推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概括,对合作学习的概念、意义、理论背景和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然后对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武汉市第六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半年的教学实验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比用传统方式授课的班级在学习成绩上有较显著的提高。由此说明,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较明显。当然,由于理论水平和教学实际操作水平的有限和不足,本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