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部分地区(华东地区和新疆地区)1985~2001年间发病鸡群中分离了20个新城疫病毒(NDV),按OIE的标准方法对其进行了毒力的测定,包括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结果表明这20株鸡源NDV均为强毒.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基因克隆技术和序列测定获得了其中18个分离株融合蛋白(F)基因5′端1700核苷酸(nt)序列.通过DNAStar软件对F基因47~470nt间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并绘制了遗传进化树枝状结构发生图,结合334~1672nt间三种限制性内切酶(RE:Hinf I,BstO I及Rsa I)位点的分布情况,确定了这些分离株的基因分类地位.根据针对NDV融合蛋白(F)的7株单克隆抗体与22个不同基因型不同来源NDV毒株的反应情况,初步证实这些NDV毒株F蛋白存在抗原表位的细微差异,但这种差异性与不同基因型间无必然的相关性.根据最新资料报道的F蛋白三维结构的抗原表位的定位结果,分析和比较了22个毒株在这些表位中关键aa位点的变异情况后发现,在维持F蛋白空间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3个抗原位点——第72位、161位和343位aa位点上,所有毒株高度一致,未产生任何变异.此外只有4个毒株在个别位点发生aa替代,并且这种替代与不同基因型无直接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不同NDV分离株F蛋白存在的细微的抗原变化与建立在F基因基础上的基因分型无必然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