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载镍基复合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超负荷消耗,能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显。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和快速充放电的特性,但是超级电容器对比传统电池能量密度(E=1/2CV2)较低,开发具有高比电容的电极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其能量密度。氧化镍(NiO)和氢氧化镍(Ni(OH)2)作为赝电容器电极材料理论比电容值较高,但其有限的比表面积和弱导电性等缺点降低了实际得到的比电容值。赝电容电极材料与碳纤维形成的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存在的缺陷,更大限度的提高电化学性能。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高温碳化以及水热方法制备了纳米纤维载镍基复合电极材料,并考察其电化学性能。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氯化镍/高分子纳米纤维(NiCl2/NFs),碱性条件下水热得到氢氧化镍/高分子纳米纤维(Ni(OH)2/NFs),作为电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时间的延长,纤维表面逐渐出现氢氧化镍(Ni(OH)2)粒子。由实验结果得出,水热时间10h时,制备的Ni(OH)2/NFs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电流密度0.5Ag-1下,材料的比电容值为486Fg-1。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NiCl2/NFs氮气氛围下高温碳化得到单质镍碳纤维(Ni/CNFs),结合水热法制备得到了镍-氢氧化镍/碳纳米纤维(Ni-Ni(OH)2/CNFs)材料,并研究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碳化温度800℃,水热时间10h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电流密度0.5Ag-1下,材料的比电容值为883Fg-1,对比水热前材料的比电容值(264 F g-1)有明显提高。
  (3)三维(3D)纳米结构Ni-NiO/CNFs材料能够提供电子传输的结构网络,提高充放电容量,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高温水热还原法制备了镍/高分子纤维(Ni/NFs),Ni/NFs材料在氮气氛围下经过高温碳化处理得到3D针状Ni/CNFs材料。考察了不同水热时间、碳化温度、碳化时间以及溶液摩尔比等实验参数对Ni/CNFs材料形貌的影响。材料氧化处理得到了3D针状Ni-NiO/CNFs复合电极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Ni/NiO-5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电流密度0.5Ag-1下,材料的比电容值为676Fg-1。以Ni/NiO-5作为正极材料,CNFs为负极材料组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流密度0.5Ag-1下,比电容值为80Fg-1,能量密度为90.9Whkg-1下对应的功率密度为1350Wkg-1,且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最后结合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和实验表征提出了针状镍的生长机制,针状镍纳米结构的生长机制可以描述为镍纳米颗粒向成核位点的迁移并且在高温碳化过程中获得连续反馈的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地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铁成为中国大城市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武汉作为中国中部沿江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近几年地铁线路的规划和修建得到了较大发展。越江地铁隧道作为连接两岸经济带的重要地下构筑物,在盾构开挖过程中开挖面的稳定以及后期地铁运行隧道的动力特性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研究越江隧道静、动力特性问题,并揭示越江隧道建设过程中开挖面土体稳定性以及地铁行车荷载作用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会导致周围土体的应力重分布,使土体产生位移,进而对周围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基于盾构及既有建(构)筑物安全考虑,研究盾构施工过程中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有重大工程意义,可以为今后类似地铁施工提供参考。  以深圳地铁九号线向西村站~文锦站为工程背景,根据实测地质资料和工程组织设计资料,运用MidasGTSNX,研究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的沉降对邻近单桩及群桩的变形影响,并对桩基进行了
在工业化建筑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双重推动下,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应运而生。为了满足装配式建筑对构件产量与生产效率的需求,并尽可能的做到生产资源的节约,为构件工厂引入信息化技术,并应用整个生产周期已经是刻不容缓。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作为一种基于EXPRESS语言开发的建筑行业计算机数据标准,具有通用性好、支持软件基数大、扩展性强等优点。IFC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路基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边坡的稳定性与否不仅关系着工程建设的平稳进行,也关乎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持续发展,因此,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边坡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然而,边坡失去稳定性到发生破坏的整个过程并非是一瞬间发生,它的发生是从局部到整体依次渐进破坏并形成滑面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边坡整个渐进破坏过程进行研究。针对边坡沿滑面的应力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破坏区驱动剪力大于摩阻力
随着地下空间发展的不断加大,基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地质条件恶劣、周边环境复杂的条件下,超大深基坑的稳定性对于整个支护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及基坑特点,将几种传统的支护结构形式整合起来,组成一种新型复合支护结构。论文以武汉复地汉正街超大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在软土地层及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创新采用TRD与双排桩加内支撑及被动区加固的支护方式
学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更深更远。高层建筑不仅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目前,在建筑行业内,对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是目前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最适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及理论应用,并参考规范中的相关规定,通过指标量化抗震性能的评价。通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拟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岩石破裂信号蕴含着丰富的岩体破裂信息,在岩爆预测及冲击地压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干扰因素众多,将岩石破裂信号从其他微震信号中辨识出来对于灾害预警预报,工程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的岩石破裂信号依靠人工处理,工作量大,且花费时间较多,很容易延误灾害预警信息预报,因此如何快速的自动识别出岩石破裂信号信号,提高岩爆等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
学位
常规和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水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处理中,其工艺单元微生物群落构成复杂,当净水厂发生运行事故或微生物冲击负荷增大时出厂水的生物风险增加。当前缺少对该净水工艺单元中细菌、真菌和病毒类群结构的全面分析,对水处理过程中常见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比对分析方法、风险微生物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及病毒类群结构的分析方法研究较少,对风险微生物爆发时应急消毒方法和主要生物代谢产物预
学位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治疗依赖于皮下静脉注射型,其给药存在诸多缺陷,而胰岛素口服给药则因其多方面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胰岛素口服给药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药物胰岛素在肠胃中容易因酶降解而失活,同时胰岛素的靶向递送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这些瓶颈问题都明显限制了胰岛素口服给药的效率。智能高效的纳米药物递释载体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胰岛素口服给药问题,特别是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载体材料,如pH响应型胰岛素聚合物纳米载
PIPD或M5纤维是具有高拉伸强度的纤维材料,具有如能量吸收等优越的性能,可以应用到对重量要求较高的领域。PIPD纤维具有突出的压缩性能,使其在结构方面的应用可扩展到宇航、航海、汽车和制造工业等诸多领域。然而,PIPD纤维光滑而惰性的表面导致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接作用较弱。因此,研究人员提出大量的表面改性方法克服这一缺点,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和力学性能。在本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非剧烈条件下在PI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