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荧光探针的功能化修饰与传感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柠檬酸和支化聚乙烯亚胺为原料,制备了氮掺杂的碳点,制备的碳点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稳定性和离子稳定性,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 nm和440nm,平均粒径为4.0nm,利用碳点的荧光性质,在没有外加的试剂的情况下,可以比色检测多巴胺,测得在碱性条件下30 min后,多巴胺对碳点的猝灭可以达到稳定,检测的多巴胺的浓度与荧光强度的下降比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是Y=0.976-4.30×10-3X,检测范围是1-100μmol L-1,检出限是0.88μmol L-1,测得本实验对常见的氨基酸和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血清实样中检测多巴胺,回收率在98.6%-110.9%范围内。又采用荧光素偶联的锌离子适配体功能化修饰第二章制备的碳点,由此建立了一种检测细胞内锌离子的荧光成像方法。由于碳点的发射光谱与荧光素的激发光谱之间有重叠,在1-10 nm的距离之内两者符合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条件。碳点和荧光素之间的距离改变,所发生的FRET也会随之改变,设计了一个改变二者之间距离的体系,用于特异性检测锌离子。用锌的适配体连接碳点,适配体的互补链连接荧光素,由此制备了适配体功能化修饰的碳点(CDs-FAM)。加入锌离子后,特异性结合适配体,使适配体的空间构型发生改变,双链结构被破坏,碳点和荧光素之间的距离变大,抑制了 FRET,使碳点的荧光信号增强,荧光素的荧光信号降低,通过检测荧光强度的变化即可确定锌离子的浓度大小。本体系可以定量的检测锌离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线性范围为5-100 μmol L-1,检出限是1.54 μmol L-1。为了测试所构建的荧光探针的生物相容性和实用性,进行了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研究。当荧光探针的浓度不超过100 μg mL-1时,MCF-7细胞的存活率高达95%,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MCF-7细胞吸收的锌离子逐渐增多,直到一小时可以达到一个平台。总之,该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在生物分析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自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自媒体衍生出来的短视频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华外国人短视频博主活跃起来,因此短视频字幕翻译研究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选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自媒体短视频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旨在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的视角下对短视频字幕翻译中的问题进行评析,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
我国是世界上对于连铸技术开发研究和应用较早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使得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提升品质和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使生产成本得到了明显降低,环境污染也得到有效控制。究其本质因素,核心推动力来自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连铸技术是炼钢产业内发展迅速的重要技术之一。连续铸钢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优越性,在钢的生产中对结构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煤气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二次能源和能源消耗大户;煤气成本一直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核算的大头。合理使用煤气不但可以降低生产能耗,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并减少煤气放散对环境的污染。由于煤气中污度高、流速低、停产机会少,煤气计量一直是钢铁材料生产企业能源计量的难题,再加上项目建设期间常增配大管道用于车间生产,导致能源计量存在严重的额定与实际失配现象,且煤气放散无计量装置,影响
圆环面包络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是利用圆环面砂轮磨削而成的,其磨削过程中砂轮与蜗杆的瞬时接触线为一段圆弧,作为圆柱蜗杆的一类,在中国齿轮标准中被记为ZC2型蜗杆传动。ZC2型蜗杆副是在ZC1蜗杆副的加工基础上对其磨削时砂轮参数进行调整而得到的,ZC2型蜗杆副满足在砂轮磨削蜗杆时其瞬时接触线为平面曲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修整砂轮引起的砂轮直径和砂轮与蜗杆两轴间的最短距离的减小,并不会造成磨出的蜗杆齿面
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平进行了研究,得出小学高段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十个水平层次:"份数"定义的形式化理解水平1(分数单位对应的具体量是单个物体的);分数的"数概念"认识水平;分数单位的理解水平;"份数"定义的形式化理解水平2(分数单位对应的具体量是多个物体的);单位"1"深层次理解水平;"份数"定义抽象化理解水平;假分数意义理解水平;分数的
期刊
矿井提升机以其出色的提升能力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开采行业,同时作为采矿领域的中枢机械设备,发挥着矿物的提升、人员的上下、开采附属件的运送等作用,可以说在矿产资源开采领域“居功至伟”。可靠性及稳定性高的矿井提升机是采矿作业高效进行以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有力保障,反之,故障率高的矿井提升机就大大降低了生产进度,甚至造成惨重的事故。因此,矿井提升机的性能水平一直是采矿企业高度重视的话题。主轴系统作为矿井提
近年来,螺杆真空泵越来越受到行业研发人员、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重视。但随着螺杆真空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卧式螺杆真空泵由于结构的持点已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需要,如真空室内固液杂质多、真空清洁度要求高等工作环境。虽然卧式螺杆真空泵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以上特定的环境,但与爪式泵、多級罗茨泵、涡旋泵等干式真空泵相比,具有抽气范围宽、结构紧凑、抽气腔元件无摩擦、寿命长等持点。因此为了满足行业的需求,新型立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塑韧性配合,成为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备选钢种。但由于无碳化物贝氏体的热处理周期较长且等温淬火组织强度偏低,因此本文提出成分优化和预生成马氏体诱发贝氏体转变相结合的解决思路。论文以中碳合金钢41MnSiCr钢和高碳合金钢50MnSiCr钢两种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热膨胀实验研究了的贝氏体转变动力学行为并确定了不同热处理方式的工艺参数,通过对热处理样品进行组织以及性能表征,
传统的跟随机器人系统中通常需要精心设计的特征和控制器来跟随特定的目标,且通常加入多种传感器以提高系统鲁棒性,具有硬件和设计成本较高、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复杂等缺点,同时,未能有效避免因目标消失引起的机器人跟丢的情况。本文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及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人们对微型元器件产品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精度以及表面质量,微磨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目前作为实现微零件和微结构元件的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重要研究方法。但是普通微磨具在微磨削加工过程中存在排屑以及散热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断续微磨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本文提出并设计了直式和螺旋式两种不同类型的断续微磨具。断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