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3种草地植被类型碳储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11年9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3种草地类型37个样地进行野外植被考察,比较研究了3种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植被群落特征、植被退化程度及碳储量的影响。论文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草原碳储量进行统计计算,为建立草原和荒漠地区碳储量的评价体系提供实验依据和研究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等级有显著差异(p<0.05),排序为:全年禁牧(4.0)>冷季放牧(3.0)>全年放牧(2.0)。不同利用方式下温性草原化荒漠的退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2.鉴于3种草地木本植物比例不同,植物碳储量积累年限不同,确定了3种植被类型地上生物量的年度折算系数:温性典型草原为1.0、温性荒漠草原为2.0、温性草原化荒漠为3.0;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年度折算系数:温性典型草原为3.0、温性荒漠草原为5.0、温性草原化荒漠为7.0。3.土壤碳储量累计年限周期更长,折算系数不易确定,暂定为:温性典型草原为10.0、温性荒漠草原为15.0、温性草原化荒漠为20.0,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4.鉴于草地碳储量存在家畜干扰,本研究在碳储量计算中不同利用方式的利用系数定为:全年放牧10%、冷季放牧50%、全年禁牧90%。5.在不同利用方式下3种植被类型地上部分碳储量、地下根系碳储量和植被总碳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排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下无显著差异(p>0.05)。草原总碳储量是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总和,3种植被类型不同利用方式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排序趋势不完全一致。6.碳储量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年度碳储量是按照利用系数和年度系数折算后的碳储量,均低于现存碳储量,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种植被类型不同利用方式的地上部植被年度碳储量(<5%)均显著低于地下部(>95%);在3种植被类型中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比例(>98%)极显著显著高于植被碳储量(<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