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区域建筑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我国各个省域地区无论在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差距,部分地区建筑产业经济效益下滑,甚至显示出竞争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区域建筑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并着眼于研究地区间建筑产业协整发展的路径,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从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形成机理两个方面,对我国建筑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异性进行研究,进而对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空间依赖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以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作为研究目标,致力于发现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及地区间相互影响规律,为区域建筑产业的规制及协整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证支持。首先,本文从评价的角度,采用ANP评价方法,在对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聚类方法,绘制了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图,初步描绘了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集群分布现象。然后,本文从形成机理研究的角度,引入“因果分析范式”,在建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结果因素分离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使用计量方法,对各建筑产业形成机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在评价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的空间依赖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